营养不良的宝宝应如何提高营养状况问
营养不良的宝宝应如何提高营养状况
-
调整婴儿饮食结构6月龄内优先母乳喂养无法则选配方奶6月龄后按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一种到多种原则添辅食,合理补充出生数天起需的维生素D及存在缺铁风险或确诊缺铁性贫血的宝宝遵医嘱补铁,定期带宝宝体检测生长指标评估营养与发育情况,早产儿或有基础疾病宝宝喂养需专业指导,喂养时营造安静舒适环境且注意食物卫生安全。
一、调整饮食结构
1.婴儿期喂养:6月龄以内婴儿优先提倡母乳喂养,母乳含婴儿生长所需全部营养且易消化吸收,可增强免疫力与肠道健康。若无法母乳喂养,选用适合月龄的配方奶,其成分接近母乳能满足营养需求。6月龄以上婴儿及时添加辅食,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一种到多种原则,首添富含铁泥糊状食物(如强化铁米粉、肉泥)防缺铁性贫血,逐步引入蔬菜泥、水果泥、蛋黄、鱼类等,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摄入,如7-9月龄添烂面条、碎菜、肝泥,10-12月龄添软饭、小块肉鱼菜等。
二、合理补充营养物质
1.维生素D:婴儿出生数天起需补充维生素D,每日400-800国际单位,促钙吸收防佝偻病,研究表明充足摄入助正常生长发育。
2.铁剂:存在缺铁风险或确诊缺铁性贫血的营养不良宝宝,遵医嘱补充铁剂,注意其可能致胃肠道不适等反应,需与其他营养合理搭配。
三、定期健康监测
定期带宝宝体检,测体重、身高、头围等生长指标评估营养与发育情况,婴儿期1-2个月体检一次,幼儿期3-6个月体检一次,医生据结果调整喂养方案,尽早干预生长发育偏离。
四、温馨提示
1.早产儿或有基础疾病宝宝喂养需专业指导,如早产儿用特殊配方奶,喂养频率量等遵专业建议,因其营养需求与消化吸收能力异于正常足月儿。
2.喂养时营造安静舒适环境,避免干扰,耐心喂养不强迫,防宝宝反感抵触;注意食物卫生安全,保食材新鲜、制作干净,防胃肠道感染影响营养摄入。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