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多发生在产后几小时内问
产后出血多发生在产后几小时内
-
产后出血多发生在产后24小时内,尤以产后2小时内最为多见,产后2-24小时内也可能出血,不同特征产妇发生产后出血风险不同,分娩中及产后需密切观察监测以便及时处理保障产妇健康,高龄产妇、有剖宫产史产妇等发生产后出血风险较高,预防需关注高危因素并提前准备应对药物等。
一、产后2小时内的出血情况
产后2小时是产后出血的高发时段。在正常分娩过程中,胎盘娩出后,子宫肌纤维收缩会压迫子宫血管,起到止血作用。但部分产妇可能存在子宫收缩乏力等情况,导致在产后2小时内就出现较多量的阴道出血。有研究表明,约80%的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这是因为此时子宫刚刚完成胎盘娩出等过程,子宫的生理变化较为剧烈,若子宫收缩不好等因素未得到及时处理,就容易引发大量出血。
二、产后2-24小时内的出血情况
在产后2-24小时内也可能发生产后出血,但相对产后2小时内的发生率会低一些。不过仍有部分产妇会在此阶段出现出血情况,例如胎盘胎膜残留、软产道损伤修复不及时等原因都可能导致这一时间段内的产后出血。比如胎盘部分残留于宫腔内,会影响子宫的正常收缩,进而引起出血。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产妇,在产后出血的发生和预防上也有不同影响。例如高龄产妇(年龄≥35岁),其子宫收缩力可能相对较弱,发生产后出血的风险会有所增加;有剖宫产史的产妇,再次分娩时发生胎盘植入等情况的概率升高,也会增加产后出血的风险。对于产后出血的预防,无论是哪个年龄段、何种病史的产妇,都需要在分娩过程中密切观察子宫收缩情况、阴道出血量等,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产妇,要提前做好应对产后出血的准备,如准备好缩宫素等可能用于促进子宫收缩的药物等。同时,产后要加强对产妇的监测,尤其是产后2小时内,医护人员要密切关注产妇的生命体征、阴道出血等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产后出血问题,保障产妇的健康。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