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的分级问
发热的分级
-
发热根据体温高低分为低热(37.3-38℃)、中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超41℃),不同分级下机体状况及应对方式不同,低热时需关注儿童精神饮食等,中度热要关注儿童惊厥风险及成年人病因,高热时儿童需积极降温、成年人要明病因治,超高热是危急情况需立即降温就医抢救。
低热:体温范围约为37.3~38℃。此时机体可能有一定的应激反应,但一般全身症状相对较轻。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轻度感染等情况就可能出现低热,需密切观察其精神状态、饮食等情况;对于成年人,一些轻度的感染性疾病初期或非感染性的轻度炎症等也可能表现为低热。
中度热:体温范围约为38.1~39℃。中度热时患者可能会有明显的不适感觉,如乏力、肌肉酸痛等。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中度热时都需要关注体温变化趋势,可采取适当的物理降温等措施,如用温水擦拭身体等。儿童在中度热时要特别注意其是否有惊厥等潜在风险,因为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全,高热时更容易出现惊厥;成年人则要查找引起中度热的原因,可能是较为明显的感染性疾病,如较严重的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
高热:体温范围约为39.1~41℃。高热时患者的不适症状较为明显,可能会出现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等情况。儿童高热时需要积极采取降温措施,因为长时间高热可能会对中枢神经系统等造成不良影响,如引起抽搐等;成年人高热时要尽快明确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同时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如使用退热药物(仅说明药物名称,不涉及具体服用指导)等。
超高热:体温超过41℃。超高热是非常危急的情况,会对机体各系统造成严重损害,如可导致脑功能障碍、脏器功能受损等。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超高热都需要立即采取紧急降温措施,并尽快就医明确病因进行抢救治疗。儿童由于自身的生理特点,对超高热的耐受性更差,一旦出现超高热必须争分夺秒进行处理;成年人超高热往往提示有严重的感染或其他危重疾病,需要迅速找出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救治。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