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流产,该怎么办呢问
怎么流产,该怎么办呢
-
流产分为药物流产和人工流产,药物流产适用于妊娠≤49日、年龄小于40岁健康女性,有流产不全风险;人工流产包括负压吸引术(适用于妊娠10周内)和钳刮术(适用于妊娠10-14周),各有特点及术后注意事项;特殊人群如青少年、有基础疾病者、多次流产史者进行流产有不同注意事项,需分别关注。
一、药物流产
药物流产适用于妊娠≤49日、年龄小于40岁的健康女性。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服用米非司酮可能出现恶心、呕吐、乏力、腹痛等症状,服用米索前列醇后会引起子宫收缩,促进胚胎排出,一般会有阴道流血和腹痛的过程。药物流产有流产不全的风险,若阴道流血量多或时间长,需及时就医处理。
二、人工流产
1.负压吸引术:适用于妊娠10周内者。手术时医生会用负压吸引装置将胚胎组织吸出。术前需进行相关检查,如B超确定妊娠囊位置、大小,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术后可能有少量阴道流血,一般持续3-7天,要注意休息,保持外阴清洁,1个月内禁止性生活和盆浴。
2.钳刮术:适用于妊娠10-14周者。手术过程相对复杂,先通过机械或药物方法使宫颈松软,然后用卵圆钳钳夹胎儿及胎盘组织。该手术对子宫的损伤相对较大,术后恢复时间可能较长,术后注意事项与负压吸引术类似。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青少年:青少年进行流产手术需在家长陪同下,且要充分了解流产的风险和对身体的影响。术后要注意休息和营养补充,以促进身体恢复,因为青少年身体还在发育中,流产后恢复不及时可能影响今后生育等。
2.有基础疾病者:如有心脏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女性,药物流产时使用的药物可能对心血管系统有一定影响,人工流产手术中的疼痛刺激等也可能加重基础疾病,所以术前需将基础疾病情况详细告知医生,由医生评估能否进行流产及选择合适的流产方式。
3.多次流产史者:多次流产会增加子宫穿孔、宫腔粘连、继发不孕等风险。此类女性若再次流产,术前要更详细地向医生说明病史,术后要密切观察阴道流血情况,加强子宫复旧的护理,尽量减少对子宫的进一步损伤。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