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糖尿病怎么运动治疗

糖尿病怎么运动治疗

2025年10月20日 20:06:06
病情描述:

糖尿病怎么运动治疗

医生回答(1)
  • 王红
    王红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向他提问

    糖尿病运动方式包括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和抗阻运动(如上肢哑铃、下肢深蹲等),运动时间安排有餐后1-2小时开始、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等,运动注意事项有血糖监测及不同特殊人群(儿童、老年、合并并发症患者)运动需注意的情况。

    抗阻运动:可增加肌肉量,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如使用哑铃进行简单的上肢抗阻训练,每次选择轻至中等重量的哑铃,进行8-12次重复动作;还可以进行深蹲等下肢抗阻运动,每周进行2-3次,每次每个动作进行1-3组,每组8-12次。

    运动时间安排

    餐后运动:一般建议在餐后1-2小时开始运动比较合适,此时血糖水平相对较高,运动有助于降低血糖。例如早餐后1.5-2小时,午餐后1-1.5小时,晚餐后1-2小时进行运动。但对于注射胰岛素或服用促胰岛素分泌剂的患者,要注意避免在药物作用最强时运动,防止出现低血糖。

    运动频率: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分散到5-6天进行,如每周运动5天,每天30分钟左右。抗阻运动可与有氧运动交替进行,每周2-3次。

    运动注意事项

    血糖监测:运动前应监测血糖,若血糖低于3.9mmol/L,应先补充碳水化合物再运动;运动中若出现头晕、出汗、心悸等低血糖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补充碳水化合物;运动后也应监测血糖,了解运动对血糖的影响。

    特殊人群

    儿童糖尿病患者:应选择适合其年龄和兴趣的运动,如跳绳、打篮球等,运动时间可根据孩子的体力情况安排,一般每次30分钟-1小时,要注意运动中的安全防护,避免受伤,同时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运动后的血糖变化。

    老年糖尿病患者:运动前应进行全面的身体评估,包括心肺功能等。运动时要选择平缓的运动方式,如慢走、太极拳等,运动强度不宜过大,防止因血压波动等出现意外。同时要注意运动场地的选择,确保安全,避免在路况不好或人多拥挤的地方运动。

    合并并发症的患者:如有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头部剧烈晃动的运动,防止视网膜出血等;有糖尿病肾病的患者,运动时要注意控制强度和时间,避免加重肾脏负担;有外周血管病变的患者,要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行走时注意步伐,避免下肢受伤。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