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热后可以通过捂汗降温吗问
儿童发热后可以通过捂汗降温吗
-
儿童发热后不能捂汗降温,应正确处理。要监测体温,38.5℃以下先物理降温,包括解开过多衣物、温水擦浴(注意儿童反应)、使用退热贴;超38.5℃或有不适症状及时就医。不同年龄儿童发热有特殊考虑,婴儿期要细致监测、轻柔物理降温并排查病因,幼儿及学龄前期要关注精神状态,学龄期要询问感受、鼓励多饮水并协助判断病情,要科学合理处理儿童发热保障健康。
儿童发热正确的处理方式
监测体温:密切关注儿童体温变化,可每间隔一段时间测量一次体温,如婴幼儿可每隔1-2小时测量一次,年长儿可每隔2-4小时测量一次。若体温在38.5℃以下,精神状态较好,可先采用物理降温。
物理降温:
散热:解开儿童过多的衣物,保持衣物轻薄、透气,利于散热。比如选择棉质、宽松的衣物,不要给儿童穿得过多过厚。
温水擦浴:用32-34℃的温水擦拭儿童的颈部、腋窝、腹股沟、腘窝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每次擦拭时间10-15分钟左右,通过水分蒸发帮助散热。但要注意,擦浴过程中要观察儿童的反应,若出现寒战、面色苍白等情况应立即停止。
使用退热贴:将退热贴贴在儿童的额头等部位,利用凝胶的汽化吸热来降低局部温度,起到辅助降温的作用。
及时就医:当儿童体温超过38.5℃,或伴有精神萎靡、嗜睡、头痛、呕吐等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带儿童就医,查明发热原因,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治疗。
不同年龄儿童发热的特殊考虑
婴儿期(0-1岁):婴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发热时更易出现体温波动大的情况。家长要更加细致地监测体温,物理降温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因操作不当引起婴儿不适。同时,婴儿发热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感染等,需谨慎处理,及时就医排查病因。
幼儿及学龄前期儿童(1-6岁):此阶段儿童相对能配合一些物理降温措施,但仍要关注其精神状态。若发热持续时间较长或体温反复,要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学龄期儿童(6岁以上):能表达自身不适,家长要询问儿童的感受,除了采取上述降温措施外,要鼓励儿童多饮水,补充因发热丢失的水分,同时根据儿童的主诉协助医生判断病情。
总之,儿童发热后捂汗降温是错误的做法,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处理儿童发热情况,以保障儿童健康。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