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低烧35℃怎么办问
发低烧35℃怎么办
-
正常体温36℃-37℃,低烧37.3℃-38℃,35℃属体温偏低,可能由环境因素(寒冷环境致散热增)、疾病因素(如甲低、严重感染休克等影响体温调节)、药物因素(过量退烧药等副作用)导致,若保暖后仍持续35℃或伴不适需及时就医,儿童更要重视,就医时要告知相关情况。
一、明确低烧定义与35℃的异常情况
正常人体温一般为36℃-37℃,低烧通常指体温在37.3℃-38℃,而35℃属于体温偏低的情况。
二、可能导致体温35℃的原因及应对
(一)环境因素
情况说明:若处于寒冷环境中,人体散热增加,可能出现体温偏低至35℃。比如在寒冷的户外待的时间过长,没有做好保暖措施。
应对措施:迅速脱离寒冷环境,转移到温暖的室内,添加厚实的衣物、毛毯等进行保暖,一般通过保暖后体温可逐渐回升。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体温调节能力相对较弱,更要注意及时脱离寒冷环境并做好保暖,避免因长时间低温导致身体不适,影响正常的生理功能。
(二)疾病因素
情况说明:某些严重疾病可能影响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偏低,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甲状腺素分泌不足,代谢率降低,可出现体温偏低;还有严重感染、休克等情况也可能使体温下降至35℃。
应对措施:对于怀疑疾病因素导致体温35℃的情况,需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甲状腺功能检查、血常规、血气分析等,以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对于儿童,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若未及时发现和治疗会影响生长发育,所以一旦发现儿童体温异常偏低,需高度重视,尽快就医排查疾病原因。
(三)药物因素
情况说明:某些药物可能引起体温偏低的副作用,如过量使用退烧药等。
应对措施:如果是药物引起,应立即停止使用可疑药物,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对于儿童,家长在给儿童用药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医嘱,不可自行增减药量,避免因药物因素导致体温异常。
三、持续体温35℃的进一步处理
如果采取保暖等措施后体温仍持续偏低至35℃,或者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精神萎靡、头晕、乏力等,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接受相应的治疗。在就医过程中,要向医生详细告知近期的环境接触情况、疾病史、用药史等信息,以便医生准确判断病情。对于儿童,家长要陪伴在旁,配合医生的检查和治疗,确保儿童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