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疱疹性口腔炎怎么办问
儿童疱疹性口腔炎怎么办
-
儿童疱疹性口腔炎由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感染致口腔黏膜病变,多发生于6个月-2岁婴幼儿,通过飞沫等传播,有发热、口腔疱疹溃疡等表现,靠临床表现等诊断,治疗分一般和抗病毒,家庭护理要饮食、口腔、发热、隔离防护,婴幼儿需密切观察异常表现及轻柔护理。
临床表现
患儿起初可能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8-40℃,1-2天后口腔黏膜出现单个或成簇的小疱疹,直径约2mm,周围有红晕,迅速破溃后形成浅溃疡,上面覆盖黄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多个溃疡可融合成大溃疡,疼痛明显,患儿会出现烦躁、拒食、流涎等表现。
诊断方法
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如口腔黏膜的疱疹、溃疡等典型表现,结合病史(如接触史等)可初步诊断,必要时可进行病毒学检查,如取溃疡面分泌物进行病毒培养、PCR检测等明确病原体。
治疗原则
一般治疗: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可用3%过氧化氢溶液或0.1%依沙吖啶溶液清洗口腔,以清除渗出物和坏死组织,防止继发感染,年龄较小的患儿清洗时要注意动作轻柔。发热时可采用物理降温,如用温水擦拭患儿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体温超过38.5℃且患儿一般情况较差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物,但要避免低龄儿童使用不恰当的退热方式或药物。
抗病毒治疗:可选用阿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但需在医生评估后使用,因为要权衡药物的疗效和可能的不良反应,尤其对于婴幼儿,用药需谨慎。
家庭护理要点
饮食护理:给予患儿温凉、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牛奶、米粥、蛋羹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过烫的食物,防止刺激溃疡面加重疼痛。
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饭后让患儿漱口,年龄较小的患儿可在饭后用生理盐水擦拭口腔。
发热护理:密切监测患儿体温变化,按照儿科安全护理原则进行护理,如体温较高时适当减少患儿衣物,利于散热,但要避免着凉。
隔离与防护:由于疱疹性口腔炎具有传染性,要注意隔离患儿,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患儿使用的餐具、玩具等要定期消毒。
特殊人群(婴幼儿)注意事项
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病情变化相对较快,家长要更加密切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体温、进食情况等。若患儿出现持续高热不退、精神萎靡、拒食情况加重、呕吐等异常表现,提示可能出现并发症等情况,需立即带患儿就医,因为婴幼儿病情变化急,延误治疗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同时,在护理婴幼儿过程中,动作一定要轻柔,避免对患儿造成额外的损伤或不适。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