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怀孕流产方法

怀孕流产方法

2025年10月20日 17:46:35
病情描述:

怀孕流产方法

医生回答(1)
  • 王雪卿
    王雪卿副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向他提问

    流产分为药物流产和手术流产。药物流产适用于妊娠≤49日、年龄小于40岁健康女性,有流产不全风险;手术流产包括负压吸引术(适用于妊娠10周内)和钳刮术(适用于妊娠10-14周),分别有相应风险。特殊人群流产有不同注意事项,高龄女性流产并发症风险增加需全面评估和加强护理;多次流产史女性手术风险及相关几率上升需充分沟通和注意恢复;患基础疾病女性需病情稳定下多学科协作制定个性化方案并严密监护。

    一、药物流产

    药物流产适用于妊娠≤49日、年龄小于40岁的健康女性。药物流产通常使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米非司酮可以拮抗孕激素的作用,使妊娠组织变性坏死、宫颈软化,米索前列醇可以促进子宫收缩,促使胚胎排出。一般用药后会出现腹痛、阴道流血等症状,部分人能在服药后6小时内排出妊娠物,但药物流产有流产不全的风险,约有10%的概率需要清宫。

    二、手术流产

    (一)负压吸引术

    适用于妊娠10周内要求终止妊娠且无禁忌证的女性。手术是用负压吸引装置将妊娠物吸出。手术操作相对迅速,术中可能会有轻微疼痛,术后恢复相对较快,但也存在子宫穿孔、人流综合征(表现为心动过缓、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出汗等)等风险。

    (二)钳刮术

    适用于妊娠10-14周的女性。因妊娠时间较长,胎儿较大,需要先通过机械或药物方法使宫颈松软,然后用卵圆钳钳夹胎儿及胎盘。该手术出血较多,发生子宫损伤、宫颈裂伤等并发症的几率较负压吸引术高。

    三、特殊人群流产注意事项

    (一)高龄女性

    年龄大于35岁的女性进行流产手术,发生并发症的风险相对增加,如术后感染、子宫恢复不良等概率可能更高。在流产前需进行更全面的身体评估,包括心、肝、肾功能等检查,流产后要加强护理,密切观察阴道出血及身体恢复情况,必要时延长休息时间。

    (二)有多次流产史女性

    多次流产史的女性子宫壁可能较薄,子宫穿孔等手术风险增加,同时再次流产后发生宫腔粘连、继发不孕等的几率也上升。此类女性流产前需充分沟通,了解可能面临的风险,流产后要注意休息和子宫恢复情况,可适当使用促进子宫恢复的药物,并严格避孕,减少再次流产的可能。

    (三)患有基础疾病女性

    如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女性,药物流产使用的药物可能对心血管系统有一定影响,手术流产中的疼痛刺激等可能诱发基础疾病发作。因此这类女性需要在病情控制稳定的情况下,由多学科协作评估流产方式及流产过程中的风险,制定个性化的流产方案,并在流产过程中进行严密监护。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