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长期在深夜11点睡觉有何危害

长期在深夜11点睡觉有何危害

2025年10月20日 12:40:02
病情描述:

长期在深夜11点睡觉有何危害

医生回答(1)
  • 张铁梅
    张铁梅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向他提问

    长期深夜11点睡觉可干扰神经递质分泌节律致神经功能紊乱影响认知等,使免疫细胞活性降低增感染风险,引发血压心率问题增心血管疾病风险,干扰激素分泌致内分泌失调影响生长血糖等,打乱胃肠蠕动增消化疾病风险,儿童青少年正处关键期需保充足规律睡眠,孕妇熬夜影响自身及胎儿发育需维持规律作息,老年人熬夜加重器官负担需保规律高质量睡眠。

    一、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长期深夜11点睡觉可干扰神经递质分泌节律,影响大脑代谢与修复。大脑在睡眠中需清除代谢废物,熬夜会阻碍这一清除机制,研究表明,此类作息易增加阿尔茨海默病相关蛋白沉积风险,导致神经功能紊乱,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尤其对儿童青少年处于神经发育关键期的群体,会显著影响其认知功能发展。

    二、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夜间是免疫系统修复与增强的重要时段,长期深夜11点睡觉会使免疫细胞活性降低,白细胞数量及功能受抑制,机体抵抗力下降。数据显示,作息不规律者患感冒等感染性疾病的几率比作息规律者高约40%,易频繁遭受病毒、细菌侵袭,影响身体健康。

    三、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熬夜时交感神经兴奋,会引发血压升高、心率加快,长期如此会增加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临床研究发现,作息不规律人群患高血压的风险较作息规律人群高出约30%,持续熬夜还可能导致心律失常等心脏问题,威胁心血管健康。

    四、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深夜11点后清醒会干扰激素分泌节律,如抑制褪黑素正常分泌,褪黑素具有调节睡眠、抗氧化等功能,其分泌异常可致内分泌失调。同时影响生长激素分泌,尤其儿童青少年正处生长发育阶段,生长激素主要在深睡眠时分泌,熬夜会阻碍其分泌,影响身高增长;还会干扰血糖代谢,增加患糖尿病的可能性。

    五、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睡眠时胃肠道有自身修复与调节机制,长期熬夜会打乱胃肠蠕动节律,致使胃酸分泌失调,进而增加胃炎、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发生风险,出现消化不良、胃痛等不适症状。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青少年:正处生长发育关键期,长期深夜11点睡觉严重影响身高与智力发育,应保证每日9-11小时充足且规律睡眠,以助力身体正常生长与神经认知功能完善。

    孕妇:长期熬夜会影响自身健康及胎儿发育,可能导致胎儿发育迟缓等问题,需维持规律作息,保障自身与胎儿的良好状态。

    老年人:机体各器官功能随年龄增长逐渐衰退,熬夜会加重器官负担,进一步降低机体功能,应尽量保持规律作息,每晚保证7-8小时高质量睡眠,维护身体健康。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