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何为自闭症

何为自闭症

2025年10月20日 18:35:05
病情描述:

何为自闭症

医生回答(1)
  • 邹亚伟
    邹亚伟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向他提问

    自闭症是起病于儿童早期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核心症状包括社交沟通障碍、交流障碍及重复刻板行为,发病与遗传及孕期母亲感染等环境因素有关,诊断依据临床观察和发育评估并排除其他神经发育疾病或精神障碍,幼儿期需尽早专业评估干预,学龄期需教育环境结合专业干预,干预以非药物为主,合并共患病时可对症用药但优先非药物干预。

    一、定义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早期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影响儿童的社交互动、沟通交流及重复刻板行为模式。

    二、核心症状

    1.社交沟通障碍:对他人呼唤缺少回应,缺乏目光对视,难以理解他人情感和意图,无法建立正常同伴关系,例如在集体活动中常独自玩耍,不参与同伴互动。

    2.交流障碍:语言发育落后或出现异常语言,如2-3岁本应进入语言快速发展期却仍不会说话,或出现重复语言(不断重复同一话语)、刻板语言(使用无实际意义的固定语句)等情况。

    3.重复刻板行为:存在反复拍手、摇晃身体、排列物品等刻板动作,对物品的固定部分(如瓶盖、车轮)特别关注,行为模式固定且难以改变,例如每天必须以固定顺序摆放物品,否则会出现情绪波动。

    三、发病原因

    1.遗传因素:遗传在自闭症发病中占较大比重,约70%-90%的自闭症与遗传相关,相关基因变异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2.环境因素:孕期母亲感染(如风疹病毒感染)、接触有害物质(如铅等)、早产、低出生体重等环境因素可能增加儿童患自闭症的可能性。

    四、诊断标准

    主要依据临床观察和发育评估,综合儿童的社交互动、语言沟通、重复刻板行为等表现,结合标准化发育筛查工具如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等进行评估,需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表现的神经发育疾病或精神障碍。

    五、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及应对

    幼儿期:可能表现为对亲人缺乏依恋、对呼唤无反应、对玩具的玩法异于常人等,此时应尽早带儿童进行专业评估,若确诊需启动早期干预。

    学龄期:可能出现社交困难、学习困难(如难以理解课堂指令、与同学相处障碍)等情况,需在教育环境中结合专业干预手段帮助儿童适应社会和学习生活。

    六、干预与治疗原则

    非药物干预为主:应用行为分析疗法(ABA)通过有计划的训练改善儿童社交、沟通等能力;结构化教育(TEACCH)依据儿童特点安排结构化的学习环境。

    药物对症处理共患病:若合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共患病时,可考虑使用对症药物,但需谨慎评估,优先选择非药物干预手段,尤其要关注低龄儿童的安全护理,避免不恰当用药对儿童造成不良影响。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