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如何正确进行呼吸和憋气

如何正确进行呼吸和憋气

2025年10月20日 12:48:24
病情描述:

如何正确进行呼吸和憋气

医生回答(1)
  • 许宗伟
    许宗伟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向他提问

    正确呼吸包括腹式呼吸(站立或坐位时一手置胸一手置腹,吸气腹部隆起胸部不动、呼气腹部凹陷,可增膈肌活动度改善慢呼吸疾病)与胸式呼吸(放松时缓慢吸气胸部扩张、呼气收缩,频率12-16次/分钟用于日常放松);憋气先充分深呼吸后缓慢进行,初始5秒可渐延长至10-15秒,儿童需成人监护、老人有呼吸疾病憋气更短且遵医嘱、孕期女性谨慎需助产士指导;运动人群运动前深呼吸预热、运动中依强度调呼吸节奏、运动后用腹式呼吸恢复,长期伏案人群每1-2小时做3-5分钟呼吸练习缓解肌紧张改善供氧提效率。

    一、正确呼吸的方法

    1.腹式呼吸:站立或坐位时,放松身体,一手置于胸部,一手放于腹部。吸气时腹部缓缓隆起,胸部尽量保持不动,使空气充分进入腹部,此时膈肌下沉;呼气时腹部缓慢凹陷,将肺内气体尽量呼出,重复练习,每次5-10分钟,每日可进行3-4次。该呼吸方式可增加膈肌活动度,提升肺通气量,尤其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有改善肺功能的作用。

    2.胸式呼吸:放松状态下,缓慢吸气时胸部自然扩张,感受胸廓前后径和左右径的增大;呼气时缓慢收缩胸部,使气体平稳呼出,呼吸频率保持在12-16次/分钟,适用于日常放松及短时间的呼吸调节。

    二、正确憋气的操作及注意事项

    1.憋气操作:先进行充分的深呼吸,保证气道通畅后,缓慢进行憋气。初始憋气时间可从5秒左右开始,依据自身体能逐渐延长至10-15秒,但需注意避免憋气时间过长引发头晕、心慌等不适。

    2.特殊人群憋气注意事项:

    儿童:需在成人监护下进行憋气训练,禁止强制长时间憋气,以防因呼吸调节不当导致缺氧等情况,可通过趣味性活动引导短暂合理憋气。

    老年人:若存在呼吸系统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憋气时要密切关注自身呼吸状态,憋气时间应更短,一般不超过10秒,且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关训练,避免因憋气不当加重呼吸困难。

    孕期女性:憋气时要格外谨慎,避免过度用力,若用于分娩呼吸准备等情况,需在助产士指导下进行适度憋气练习,防止对胎儿及自身造成不良影响。

    三、不同生活方式下的呼吸与憋气调整

    1.运动人群:运动前可进行5-10分钟的深呼吸预热,运动中根据运动强度调整呼吸节奏,如高强度运动时可采用深而快的呼吸配合短暂憋气来适应运动需求;运动后通过腹式呼吸等方式促进呼吸恢复,缓解肌肉疲劳。

    2.长期伏案人群:每工作1-2小时可进行3-5分钟的胸式或腹式呼吸练习,缓解因长时间固定姿势导致的呼吸肌紧张,改善身体供氧状态,提升工作效率。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