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内分泌激素是指什么

内分泌激素是指什么

2025年10月20日 20:12:22
病情描述:

内分泌激素是指什么

医生回答(1)
  • 程静
    程静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向他提问

    内分泌激素是由内分泌腺或细胞分泌的高效生物活性物质,分含氮类(蛋白质、肽类激素)和类固醇激素,通过与靶细胞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其平衡对维持健康至关重要,分泌异常会致多种疾病,特殊人群需特殊关注。

    内分泌激素的分类及举例

    含氮类激素

    蛋白质激素:如胰岛素,由胰腺胰岛B细胞分泌,它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胰岛素分泌异常会导致不同的健康问题,儿童期胰岛素分泌不足可能引发1型糖尿病,出现多饮、多食、多尿及体重减轻等症状;成年人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或作用障碍可能导致2型糖尿病,与不良生活方式如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等密切相关。

    肽类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由下丘脑分泌,它可以刺激腺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进而调节甲状腺的功能。在女性的不同生理阶段,如青春期、妊娠期等,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调节会发生相应变化,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也会有所不同,以适应机体的生理需求。

    类固醇激素: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皮质醇,它参与机体的应激反应、糖代谢等过程。长期处于高压力生活方式下的人群,皮质醇分泌可能会出现异常,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等。例如长期精神紧张的上班族,皮质醇持续升高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疾病。

    内分泌激素的作用机制

    内分泌激素通过与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发挥作用。以肾上腺素为例,它属于胺类激素,可分为肾上腺素能α受体和β受体。当肾上腺素与心肌细胞上的β受体结合后,会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cAMP(环磷酸腺苷)浓度升高,进而引起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等生理效应。不同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的人群,激素与受体的结合及后续信号传导过程可能会有差异。比如老年人的受体敏感性可能会降低,导致激素的作用效果减弱;女性在月经周期中,激素受体的敏感性也会发生变化,影响相关生理过程。

    内分泌激素与健康的关系

    内分泌激素的平衡对维持机体健康至关重要。例如,生长激素由垂体分泌,儿童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生长迟缓,身材矮小;而分泌过多则可能引起巨人症或肢端肥大症。甲状腺激素如果分泌过多,会出现甲亢症状,如多汗、消瘦、心悸等;分泌过少则可能导致甲减,出现畏寒、乏力、黏液性水肿等表现。对于患有内分泌激素相关疾病的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异常相关),需要密切监测血糖等指标,根据病情调整生活方式和可能的治疗方案,儿童糖尿病患者在饮食管理上需要更加精细,要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需求,保证营养均衡的同时控制血糖。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