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糖耐过了还会糖尿病吗

糖耐过了还会糖尿病吗

2025年10月20日 18:11:54
病情描述:

糖耐过了还会糖尿病吗

医生回答(1)
  • 王红
    王红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向他提问

    糖耐过了仍可能患糖尿病,相关风险因素有生活方式(长期高热量等饮食、缺乏运动)、遗传、年龄,预防措施包括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定期监测血糖、管理体重。

    一、相关风险因素

    生活方式因素

    饮食方面:长期高热量、高糖、高脂肪饮食是重要风险。例如,经常大量摄入甜食、油炸食品等,会使胰腺长期处于高负荷分泌胰岛素状态,随着时间推移,胰腺功能可能逐渐受损,增加患糖尿病风险。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若长期高糖饮食,会影响胰岛细胞功能发育;成年人长期不良饮食则会加速胰岛功能衰退。

    运动方面:缺乏运动也是关键因素。运动能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帮助身体更好地利用血糖。长期缺乏运动,身体代谢率降低,血糖易在体内堆积,导致胰岛素抵抗,进而引发糖尿病。不同性别在运动不足时受影响差异不大,但年龄较大人群本身代谢功能减退,运动不足会进一步加重代谢紊乱风险。

    遗传因素:如果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遗传易感性会使个体患糖尿病的概率增加。即使糖耐量正常,携带糖尿病相关遗传基因的人,其胰岛细胞功能或胰岛素作用可能存在潜在缺陷,在上述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诱发下,更容易发展为糖尿病。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各项生理功能逐渐衰退,胰岛细胞功能下降,胰岛素分泌和作用能力减弱,患糖尿病的几率会增加。老年人身体代谢缓慢,对血糖的调节能力不如年轻人,即使曾经糖耐量正常,随着年龄增加,也可能出现血糖异常。

    二、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均衡饮食,控制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摄入比例。多吃蔬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减少精制糖和饱和脂肪的摄入。例如,每天蔬菜摄入量应达到500克左右,选择糙米、燕麦等全谷物代替部分精制米面。

    适度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也可结合力量训练,每周进行2-3次,每次20-30分钟。运动可根据年龄调整强度,年轻人可选择较剧烈运动,老年人则适合散步、太极拳等相对温和运动。

    定期监测血糖:即使糖耐量正常,也应定期进行血糖检测,尤其是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高危因素人群,建议每年至少检测一次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以便早期发现血糖异常情况并及时干预。

    管理体重:将体重指数(BMI)控制在18.5-23.9kg/m2。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保持健康体重,避免超重和肥胖,因为肥胖是糖尿病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不同年龄人群保持合适体重的方式略有不同,儿童青少年要保证营养均衡基础上控制过度进食,成年人则需严格执行饮食和运动计划来控制体重。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