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孩子晚上总是睡不着

孩子晚上总是睡不着

2025年10月20日 14:34:46
病情描述:

孩子晚上总是睡不着

医生回答(1)
  • 张乐萍
    张乐萍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向他提问

    孩子睡眠受生理层面生物钟调节(白天无规律过长睡眠致夜间紊乱需构建规律作息)、身体不适(消化不良、鼻塞等影响需调整饮食、清洗鼻腔等应对);心理层面受情绪波动(白天经历引发不良情绪干扰睡眠需沟通安抚)、过度兴奋状态(白天刺激活动致大脑兴奋难入睡需把控活动强度、睡前安排安静活动);环境层面受温湿度、光线、噪音影响需营造适宜舒适环境;低龄儿童要关注睡眠信号、避免过度刺激干扰以建立正常睡眠节律。

    一、生理层面相关因素及应对

    (一)生物钟调节问题

    孩子若白天睡眠时间无规律且时长过长,例如学龄前期儿童白天睡眠超过2.5小时,极易致使夜间生物钟紊乱进而难以入眠。家长需协助孩子构建规律作息,把控白天活动与睡眠时长,保证白天有适量且规律的活动,像户外游戏等,减少白天不必要的长时间睡眠,逐步让夜间睡眠生物钟回归正常节奏。

    (二)身体不适影响

    当孩子存在身体不适状况时也会干扰睡眠,比如消化不良会引发腹胀、腹痛等,孩子因身体的难受而难以进入睡眠状态;又如鼻塞会造成呼吸不畅,同样影响睡眠。对于消化不良,日常要留意孩子饮食量,避免让其进食过多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对于鼻塞,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生理盐水轻柔清洗鼻腔,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缓解因身体不适带来的睡眠障碍。

    二、心理层面相关因素及应对

    (一)情绪波动影响

    孩子可能因白天经历如与同伴产生矛盾、受到老师批评等情况而产生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进而干扰夜间睡眠。家长要在孩子睡前用心与孩子沟通,了解其白天的经历,给予充分的情感安抚,帮助孩子舒缓不良情绪,例如通过温柔的语言交流,让孩子感受到关爱,营造轻松的睡前心理氛围。

    (二)过度兴奋状态

    孩子白天参与过于刺激的活动,像大量奔跑玩耍、长时间玩激烈的电子游戏等,会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难以平静下来入睡。所以要把控孩子白天活动的强度,在睡前1-2小时安排相对安静的活动,比如听舒缓的纯音乐、看图文并茂的绘本等,使孩子的大脑从兴奋状态平稳过渡到平静状态,利于入睡。

    三、环境层面相关因素及应对

    睡眠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光线、噪音等都会对孩子睡眠产生影响。室内温度保持在20-25℃、湿度40%-60%较为适宜,睡前拉上窗帘营造黑暗环境,使用隔音设备降低外界噪音干扰,为孩子打造舒适稳定的睡眠环境,保障孩子能顺利进入睡眠状态。

    四、特殊人群注意要点

    低龄儿童:婴幼儿时期是睡眠模式构建的关键阶段,家长需密切关注低龄儿童的睡眠信号,如出现打哈欠、揉眼睛等表现时,要及时安排入睡,同时严格避免在低龄儿童睡前给予过度刺激的活动或不适宜的环境因素干扰,始终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以助力低龄儿童正常睡眠节律的建立。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