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每天应该睡眠多长时间才算是正常的问
一个人每天应该睡眠多长时间才算是正常的
-
不同年龄段有相应正常睡眠时间,新生儿需营造安全睡眠环境且仰卧为主,老年人作息尽量规律、避免睡前过度兴奋等,青少年要避免熬夜保证规律作息,孕妇孕期不同阶段需保证更多睡眠且侧卧位,患有慢性疾病人群针对自身疾病积极治疗调整以保障睡眠时长和质量。
一、不同年龄段正常睡眠时间
1.新生儿(0-3个月):每天需睡眠14-17小时,此阶段睡眠对神经系统发育至关重要,婴儿大部分时间处于睡眠状态以支持身体快速生长。
2.3-11个月婴儿:每天睡眠时长为12-15小时,此阶段睡眠有助于认知和情绪调节等功能的发展。
3.1-2岁幼儿:每天需11-14小时睡眠,睡眠可保障幼儿体力恢复及大脑进一步发育。
4.3-5岁儿童:每天睡眠时长为10-13小时,充足睡眠利于儿童的身体成长、注意力集中及行为调节。
5.6-12岁儿童:每天需要9-12小时睡眠,此阶段睡眠对学习能力提升、新陈代谢维持等有重要作用。
6.青少年(13-18岁):每天睡眠时长为10-13小时,青少年身体仍在发育,充足睡眠有助于激素分泌平衡及大脑认知功能优化。
7.成年人(18-64岁):每天需7-9小时睡眠,保证此时长睡眠可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免疫功能及日常活动的精力状态。
8.65岁以上老年人:每天睡眠时长为7-8小时,老年人睡眠模式可能改变,但仍需保证足够时长以维持身体基本机能及降低健康风险。
二、特殊人群睡眠注意事项
新生儿:需营造安全睡眠环境,避免过软床垫等可能导致窒息风险的情况,睡眠时保持仰卧位为主,以保障呼吸通畅及睡眠安全,其睡眠多是由生长发育需求主导,家长需留意睡眠中的异常表现。
老年人:作息尽量规律,睡前避免过度兴奋或饮用咖啡、浓茶等提神饮品,可通过适当日间活动促进夜间睡眠,但要注意活动时间不宜过晚,同时需关注老年人是否因疾病等因素影响睡眠,如患有慢性疼痛疾病可能干扰睡眠,需及时就医评估调整。
青少年:需避免熬夜学习等不良生活方式,保证规律作息,睡眠环境应安静舒适,利于进入深度睡眠以促进大脑休息和体力恢复,若因学习压力等出现睡眠障碍,可通过调整学习计划、进行放松训练等非药物方式改善睡眠。
孕妇:孕期不同阶段睡眠需求略有变化,一般需保证比孕前更多的睡眠,孕中期和孕晚期可适当增加休息时间,睡眠时可采用侧卧位,尤其左侧卧位利于胎儿血液循环,同时要注意避免夜间频繁起夜影响睡眠质量。
患有慢性疾病人群:如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人群,需积极治疗原发病以改善睡眠状况,保证有效睡眠时长;患有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人群,睡眠障碍是常见伴随症状,需在治疗原发病基础上关注睡眠调整,遵循专业医生的综合治疗建议来保障睡眠时长和质量。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