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积液穿刺术是什么问
胸腔积液穿刺术是什么
-
胸腔积液穿刺术是用于诊断和治疗胸腔积液的操作,目的包括诊断和治疗,操作步骤有患者准备、局部麻醉、穿刺抽液,术后要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护理穿刺部位,不同年龄、性别等因素会影响操作细节和术后观察。
一、操作目的
1.诊断目的:抽取胸腔积液进行实验室检查,如生化、细胞学、微生物学等检查,有助于明确胸腔积液的病因,比如判断是渗出液还是漏出液,若是渗出液,进一步区分是结核性、恶性还是其他感染性等原因引起的,像通过查找癌细胞可以诊断是否为恶性肿瘤导致的胸腔积液。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诊断意义有所不同。例如,年轻女性患者胸腔积液若考虑结核性,通过穿刺检查找到结核菌可明确诊断;老年男性患者胸腔积液则需更警惕恶性肿瘤的可能,查找癌细胞是重要诊断手段。
2.治疗目的:通过穿刺抽出胸腔内过多的积液,减轻胸腔积液对肺组织的压迫,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等症状。对于一些胸腔积液伴有感染的患者,穿刺抽液还可将胸腔内的感染性液体引出,配合药物治疗促进病情恢复。
二、操作步骤
1.患者准备:患者需取坐位或半卧位,暴露胸部。医生会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铺巾,通常选择胸部叩诊实音最明显的部位作为穿刺点,一般常选肩胛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有时也可选腋中线第6-7肋间或腋前线第5肋间。
对于儿童患者,要特别注意安抚,使其配合操作,选择穿刺点时要考虑儿童胸廓发育特点,避免损伤重要组织。
2.局部麻醉:用2%利多卡因进行局部浸润麻醉,从皮肤到胸膜壁层逐层浸润,保证患者在穿刺过程中不会有明显疼痛。
不同年龄患者对疼痛的耐受不同,儿童可能更需要充分的麻醉和安抚,以减少操作时的应激反应。
3.穿刺抽液:医生将胸腔穿刺针沿麻醉部位缓慢刺入胸腔,当进入胸腔后,会有积液流出,然后连接注射器或引流装置进行抽液。首次抽液量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600ml,以后每次抽液量可适当增加,但一般不超过1000ml。
老年患者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抽液速度要慢,量要严格控制,避免因抽液过快、过多导致纵隔摆动等严重并发症。
三、术后注意事项
1.患者观察: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血压等。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渗液等情况。
儿童患者术后需更频繁观察,因为儿童病情变化相对较快,要注意有无呼吸急促、面色苍白等异常表现;老年患者也需密切关注,防止出现意外情况。
2.穿刺部位护理: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沾水,防止感染。如果穿刺部位出现红、肿、热、痛等感染迹象,要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
胸腔积液穿刺术是一项在临床中常用的诊疗操作,准确规范的操作以及术后的精心护理对于患者的诊断和康复至关重要,不同年龄、性别等因素都会影响操作过程中的细节处理和术后观察等。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