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晚睡晚起床算是熬夜吗

晚睡晚起床算是熬夜吗

2025年10月20日 14:23:32
病情描述:

晚睡晚起床算是熬夜吗

医生回答(1)
  • 张铁梅
    张铁梅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向他提问

    熬夜指睡眠周期被打乱致入睡显著晚于正常作息且总睡眠不足或规律遭破坏,需结合个体作息与睡眠时长判断,青少年处发育关键期长期晚睡晚起总时长不足属熬夜且影响生长激素分泌、大脑发育等,成年人每日建议睡眠时长内长期晚睡晚起总时长少于致内分泌紊乱等健康问题,固定晚睡晚起总时长稳定在建议区间可能非传统熬夜但有潜在影响,孕妇晚睡晚起总时长不足影响自身及胎儿,患基础疾病人群晚睡晚起易加重病情波动需调整。

    一、熬夜的定义及判断标准

    通常而言,熬夜是指因睡眠周期被打乱,导致入睡时间显著晚于正常作息时间,且总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规律遭到破坏的状态。对于晚睡晚起床是否算熬夜,需结合个体正常作息规律及实际睡眠时长综合判断。一般成年人建议每日睡眠时长为7~9小时,若晚睡晚起后总睡眠时长低于7小时,且长期偏离常规生物钟节律,则可判定为熬夜行为;若晚睡晚起时总睡眠时长满足7~9小时,且形成相对稳定的昼夜节律(即生物钟相对固定),则不属于典型意义上的熬夜,但仍可能对身体产生一定潜在影响。

    二、不同人群的具体情况分析

    (一)青少年群体

    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关键阶段,通常需要8~10小时的睡眠时间。若长期晚睡晚起且总睡眠时长不足,会影响生长激素分泌、大脑发育及免疫力等。例如,睡眠不足可能导致青少年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还可能增加青春期心理问题的发生风险,因此即使是晚睡晚起,若总睡眠时长不达标则属于熬夜范畴。

    (二)成年人群体

    成年人每日建议睡眠7~9小时,若因工作、娱乐等因素长期晚睡晚起,且总睡眠时长少于7小时,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如内分泌紊乱(导致激素水平失衡,影响代谢、月经周期等)、免疫力降低(易患感冒等疾病)、心血管负担加重(增加高血压、冠心病等患病风险),此时即便晚睡晚起且起床时间同步推迟,只要总睡眠时长不足就属于熬夜。但若个体长期保持固定的晚睡晚起作息,且总睡眠时长稳定在7~9小时,生物钟相对固定,则可能不属于传统意义上因睡眠紊乱导致的熬夜,但仍需关注长期固定晚睡晚起对身体潜在的慢性影响。

    (三)特殊人群

    1.孕妇群体:孕妇需要充足睡眠来保障自身健康及胎儿发育,若晚睡晚起且总睡眠时长不足,可能影响孕妇情绪稳定、增加妊娠期并发症风险(如妊娠高血压等),同时也会干扰胎儿的正常发育节律,因此孕妇需尽量维持规律且充足的睡眠,晚睡晚起若导致睡眠不足属于需纠正的熬夜情况。

    2.患有基础疾病人群:如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规律作息对病情控制至关重要,晚睡晚起易打破身体的代谢、激素调节等平衡,加重基础疾病的病情波动,此类人群即使晚睡晚起,若影响到病情稳定及身体正常生理功能,也应视为需要调整的熬夜相关问题。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