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病毒性感染引起的发热是怎么回事

病毒性感染引起的发热是怎么回事

2025年10月20日 17:45:14
病情描述:

病毒性感染引起的发热是怎么回事

医生回答(1)
  • 谭元菊
    谭元菊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向他提问

    病毒性感染引起发热是病毒刺激机体免疫系统释放细胞因子作用下丘脑使体温调定点升高致产热增加散热减少引发,临床表现有体温不同程度升高及全身症状,诊断通过病史采集、临床表现观察和实验室检查,处理包括一般治疗及非药物、药物退热,特殊人群中儿童需密切监测体温谨慎用药,老年人要及时就医评估,孕妇需谨慎用药优先物理降温并及时就医。

    一、病毒性感染引起发热的机制

    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启动免疫应答。免疫细胞在识别病毒过程中会释放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升高,机体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从而引发发热。例如,流感病毒感染时,病毒刺激机体产生的细胞因子会显著影响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导致体温快速上升。

    二、病毒性感染发热的临床表现

    1.体温特征:多表现为体温不同程度升高,可为低热(体温37.3-38℃)、中度发热(38.1-39℃)或高热(39℃以上),不同病毒感染体温升高程度有差异,如肠道病毒感染常引起中等度发热。

    2.全身症状:常伴有乏力、肌肉酸痛、头痛等,流感病毒感染时全身中毒症状往往较明显,可出现显著乏力、全身肌肉酸痛等。

    三、病毒性感染发热的诊断

    1.病史采集:了解患者近期是否有病毒接触史,如接触流感患者等。

    2.临床表现观察:依据发热及伴随的全身症状等初步判断。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可见淋巴细胞比例可能升高;通过病毒核酸检测、抗原检测等明确具体病毒类型,如流感病毒可通过流感病毒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确诊。

    四、病毒性感染发热的处理原则

    1.一般治疗:患者需多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多饮水以促进代谢,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发热处理:

    非药物干预:体温未超过38.5℃且一般情况良好时,可采用物理降温,如用温水擦拭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通过蒸发散热降低体温。

    药物干预:体温超过38.5℃或患者有明显不适时,可考虑使用退热药物,但需注意儿童等特殊人群用药禁忌,优先选择安全的非甾体抗炎药等,且避免低龄儿童自行盲目用药。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发热时易出现体温波动大的情况,需密切监测体温,防止高热惊厥。处理时优先采用非药物降温措施,如温水擦浴等,谨慎使用退热药物,且用药需严格遵循儿童用药剂量标准。

    2.老年人:老年人可能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发热时病情变化较快,需及时就医评估,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处理,避免因发热引发基础疾病加重。

    3.孕妇:孕妇发热时需谨慎用药,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降温方式,如物理降温等,及时就医明确病毒感染类型及病情,在医生指导下采取合理的处理措施。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