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胸闷气短的药问
治疗胸闷气短的药
-
改善胸闷气短可从药物和非药物干预两方面着手。药物分心血管系统相关的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及呼吸系统相关的支气管扩张剂;非药物有呼吸训练(腹式、缩唇呼吸)和运动锻炼(适度有氧运动)。不同人群胸闷气短特点及注意事项不同,老年人需综合基础病选措施,中青年重非药物干预,儿童多与先天病有关以解决基础病为主。
一、改善胸闷气短的药物分类及常见药物
(一)心血管系统相关药物
1.硝酸酯类药物:硝酸甘油可用于缓解心绞痛引起的胸闷气短,其作用机制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例如,当冠心病患者发作心绞痛出现胸闷气短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能较快发挥作用。
2.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通过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来改善胸闷气短症状,适用于高血压、冠心病等导致的胸闷气短情况,尤其对于心率偏快的患者效果较好。
(二)呼吸系统相关药物
1.支气管扩张剂:沙丁胺醇气雾剂,可缓解支气管痉挛引起的胸闷气短,常用于支气管哮喘患者,能迅速舒张支气管,改善通气功能。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对胸闷气短的改善作用
(一)呼吸训练
1.腹式呼吸:患者取仰卧位或舒适的坐位,一只手放在胸部,一只手放在腹部,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收缩,每次训练10-15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有助于增强呼吸肌力量,改善肺通气,缓解胸闷气短。尤其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长期坚持腹式呼吸有一定益处。
2.缩唇呼吸:呼气时将嘴唇缩成吹口哨状,使气体缓慢呼出,延长呼气时间,增加气道压力,防止气道过早塌陷,改善通气,对慢性支气管炎等导致的胸闷气短有帮助。
(二)运动锻炼
1.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根据自身情况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能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身体耐力,改善胸闷气短症状。但对于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运动前需咨询医生,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
三、不同人群胸闷气短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老年人
老年人胸闷气短可能与多种慢性疾病相关,如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在选择改善措施时,需综合考虑基础疾病情况。例如,有冠心病的老年患者使用硝酸甘油时要注意体位性低血压,应采取坐位或卧位用药;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老年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和运动锻炼时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加重病情。
(二)中青年
中青年胸闷气短可能与精神压力大、焦虑、过度劳累等因素有关。非药物干预措施可能更为重要,如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减轻压力,保证充足睡眠等。若为疾病导致,如支气管哮喘,要避免接触过敏原,规律使用控制药物。
(三)儿童
儿童胸闷气短相对较少见,若出现多与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有关。对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要避免剧烈活动,及时就医评估病情,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治疗方案,一般不首先采用药物治疗缓解症状,而是以解决基础疾病为主。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