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白蛋白是什么

白蛋白是什么

2025年10月20日 19:17:01
病情描述:

白蛋白是什么

医生回答(1)
  • 张铁梅
    张铁梅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向他提问

    白蛋白是肝脏合成的血浆蛋白,约占血浆总蛋白50%,有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和运输功能;可用于评估疾病状态,如肝硬化、肾病综合征等患者白蛋白水平会异常,也可作为治疗药物,严重低白蛋白血症时可输注,但无低白蛋白血症者不建议常规输注,使用时需考虑人群差异等情况

    一、白蛋白的基本定义

    白蛋白是一种血浆蛋白,由肝脏合成。它在人体中有着重要的生理功能,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约占血浆总蛋白的50%左右。

    二、白蛋白的生理功能

    1.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由白蛋白来维持。正常情况下,血管内的白蛋白浓度较高,能够吸引水分,使水分保持在血管内,从而维持血管内外的水平衡。例如,在正常人体中,白蛋白形成的胶体渗透压约为25-30mmHg,对保持细胞内外的水平衡以及血管内容量稳定起着关键作用。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新生儿的白蛋白水平相对较低,其维持胶体渗透压的能力也相对较弱,需要特别关注其体液平衡情况;对于患有某些消耗性疾病的患者,由于白蛋白合成减少,可能会出现水肿等因胶体渗透压降低导致的问题。

    2.运输功能

    白蛋白可以运输多种物质,如脂肪酸、胆红素、激素等。它能与这些物质结合,形成复合物,将它们运输到相应的组织器官进行代谢或发挥作用。以胆红素为例,白蛋白能与未结合胆红素结合,将其运输到肝脏进行代谢转化,最终排出体外。在不同性别方面,一般没有明显差异,但对于患有肝脏疾病的患者,其白蛋白运输胆红素的功能可能会受到影响,导致胆红素在体内堆积,出现黄疸等症状;对于有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大量饮酒)的人群,可能会影响肝脏功能,进而影响白蛋白的运输功能。

    三、白蛋白的临床意义

    1.用于评估疾病状态

    血清白蛋白水平可作为疾病诊断和病情评估的指标之一。例如,肝硬化患者由于肝脏合成白蛋白的功能受损,血清白蛋白水平往往降低;肾病综合征患者大量蛋白尿丢失,也会导致白蛋白降低。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儿童的白蛋白正常范围与成人不同,儿童血清白蛋白正常参考值约为28-44g/L,而成人约为40-55g/L,所以在评估儿童疾病时,需要依据儿童的正常范围来判断白蛋白是否异常。对于有慢性病史的患者,定期监测白蛋白水平有助于了解病情的进展情况。

    2.作为治疗药物

    在临床中,当患者出现严重低白蛋白血症时,可能会输注白蛋白进行治疗。例如,大面积烧伤患者,由于血浆大量渗出,会导致白蛋白丢失,出现低白蛋白血症,此时输注白蛋白可以纠正低蛋白血症,维持胶体渗透压,改善患者的病情。但在使用时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对于没有低白蛋白血症的患者,不建议常规输注白蛋白,因为可能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风险,如循环负荷过重等。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由于其肝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在使用白蛋白时需要更加谨慎,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