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压迫性骨折怎么治疗问
脊柱压迫性骨折怎么治疗
-
脊柱压迫性骨折的治疗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轻度骨折且身体允许者需严格卧床6-8周)、止痛治疗(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注意胃肠道疾病史患者慎用)、康复训练(中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腰背肌锻炼等,依患者耐受程度调整);手术治疗适用于神经受压、脊柱不稳定或椎体压缩超50%等情况,术式有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创伤小、恢复快,有骨水泥渗漏风险)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可恢复部分椎体高度、减少骨水泥渗漏风险),儿童骨折先考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再手术且要考虑对生长发育影响,女性患者注意激素对愈合影响,可补钙剂和维生素D,男性患者要考虑日常活动对脊柱影响。
止痛治疗:可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缓解疼痛,如布洛芬等,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发挥抗炎、止痛作用。但对于有胃肠道疾病史的患者,使用时需谨慎,因为非甾体类抗炎药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如胃溃疡、胃出血等并发症。
康复训练:在骨折恢复中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包括腰背肌锻炼等。腰背肌锻炼有助于增强脊柱的稳定性,促进骨折愈合。例如五点支撑法等简单的腰背肌锻炼动作,可逐步增加活动量,但要注意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进行,避免过度劳累。对于年轻且身体状况较好的患者,康复训练的强度和进度可适当加快;而对于老年患者或身体虚弱者,则需缓慢进行。
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证:当脊柱压迫性骨折导致神经受压、脊柱不稳定或椎体压缩程度超过50%时,通常需要考虑手术治疗。例如,骨折后出现下肢麻木、无力、大小便失禁等神经受压症状时,应及时手术解除神经压迫。对于骨质疏松导致的脊柱压迫性骨折,若保守治疗效果不佳,也可考虑手术。
手术方式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通过向骨折椎体注入骨水泥,达到强化椎体、缓解疼痛的目的。该手术创伤小,恢复快,适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迫性骨折患者。但手术也有一定风险,如骨水泥渗漏等,不过随着技术的成熟,其并发症发生率已明显降低。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在PVP基础上增加了球囊扩张步骤,可恢复部分椎体高度,减少骨水泥渗漏风险。对于椎体压缩较严重的患者更为适用。手术过程中需要严格操作规范,确保球囊扩张和骨水泥注入的安全性。
对于儿童脊柱压迫性骨折,由于儿童骨骼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治疗需更加谨慎。一般首先考虑保守治疗,如严格卧床休息、牵引等,但需密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和脊柱生长发育情况。若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再考虑手术治疗,且手术方式的选择需充分考虑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尽量选择对脊柱生长干扰较小的术式。女性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注意激素水平等因素对骨折愈合的影响,可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促进骨折愈合;男性患者则需根据具体病情进行相应治疗,同时要考虑其日常活动方式对脊柱的影响,如避免从事重体力劳动等。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