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呼吸机的正确使用方法

呼吸机的正确使用方法

2025年10月20日 15:21:37
病情描述:

呼吸机的正确使用方法

医生回答(1)
  • 许宗伟
    许宗伟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向他提问

    使用呼吸机前需全面检查设备部件及电源等,选清洁适宜环境并准备合适面罩或插管,无创连接要轻柔贴合面罩,有创由专业人员操作且遵无菌原则,参数按成人儿童等不同情况设置,使用中监测生命体征、并发症,儿童用专用配件、老年调整参数并监测循环皮肤,基础肺部疾病患者防相关并发症并优化方案。

    一、准备工作

    1.设备检查:使用前需全面检查呼吸机各部件,包括主机、管道、面罩或气管插管等,确保无损坏、连接紧密。检查电源是否正常供电,通气管道无扭曲、堵塞。

    2.环境与接触部件准备:选择清洁、温度适宜的环境,根据患者情况准备合适的面罩(适用于无创通气)或经专业人员操作的气管插管(适用于有创通气),面罩需确保贴合面部无漏气,气管插管需确认位置正确并固定牢固。

    二、连接操作

    1.无创通气连接:轻柔将面罩贴合患者面部,调整位置至舒适且密封良好,避免漏气影响通气效果,儿童需选用适配的小儿面罩,确保贴合但不压迫面部组织。

    2.有创通气连接:由专业医护人员操作,经口或鼻插入气管插管,确认插管位置后固定,操作过程严格遵循无菌原则,防止感染。

    三、参数设置

    1.潮气量:成人一般设置为6~8ml/kg体重,儿童需按体重精确计算(约4~6ml/kg),遵循临床指南,避免过高潮气量导致肺损伤。

    2.呼吸频率:成人通常设置12~20次/分钟,儿童根据年龄调整(一般婴儿30~40次/分钟,幼儿20~30次/分钟),需结合患者呼吸状态及血气分析结果动态调整。

    3.吸呼比:一般设置为1:1.5~2,根据患者肺部情况调整,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可适当延长呼气时间,减少内源性呼气末正压。

    4.吸氧浓度:初始可设置21%~50%,后续依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目标为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95%,避免高浓度吸氧过久导致氧中毒。参数设置需由专业医护人员依据患者病情精准调整。

    四、使用中的监测

    1.生命体征监测:每5~15分钟观察患者呼吸频率、幅度、肤色、血氧饱和度等,儿童需重点关注心率、呼吸同步情况,老年患者需监测血压、心率变化,及时发现异常。

    2.并发症观察:警惕气压伤(如气胸)、人机对抗(患者与呼吸机呼吸不同步)、管道堵塞或积水等情况,若出现报警需迅速排查原因并处理,如发现管道积水及时倾倒,避免液体流入气道。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选用儿童专用呼吸机配件,参数设置严格按儿童生理特点计算,避免因参数不当引发肺损伤或通气不足,操作时动作轻柔,关注患儿耐受情况。

    2.老年患者:考虑其心肺功能较弱,参数调整应循序渐进,密切监测循环功能,防止呼吸机使用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加强皮肤护理,避免面罩或插管压迫致压疮。

    3.基础肺部疾病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设置参数时避免过高气道压,防止诱发气胸,关注呼吸肌疲劳,必要时调整通气模式,结合肺康复需求优化通气方案。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