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肺炎和支气管肺炎区别问
肺炎支原体肺炎和支气管肺炎区别
-
肺炎支原体肺炎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病变在肺间质,起病可急可缓,有相应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治疗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等;支气管肺炎由细菌、病毒等引起,病变在支气管等部位,起病较急,有相关表现、影像及治疗方式,婴幼儿、儿童、老年人患两者时各有特殊注意事项,两者在定义、病变部位、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治疗原则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等方面存在不同。
支气管肺炎:又称小叶性肺炎,是累及支气管壁和肺泡的炎症,多由细菌、病毒等感染引起,常见病原体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婴幼儿时期发病较多,冬春季节气温变化时容易发病。
病变部位
肺炎支原体肺炎:主要病变部位在肺间质,可累及支气管、细支气管及肺泡。
支气管肺炎:病变部位主要在支气管、细支气管及周围肺泡。
临床表现
肺炎支原体肺炎:起病可急可缓,潜伏期2~3周,起病后主要表现为乏力、头痛、咽痛、咳嗽等,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可持续较长时间,发热可持续2~3周,体温恢复正常后可能仍有咳嗽。部分患儿可伴有肺外表现,如皮疹、心肌炎、脑膜炎等。
支气管肺炎:一般起病较急,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气促,发热程度可高可低,咳嗽较频繁,早期为刺激性干咳,以后有痰,新生儿、重度营养不良患儿可不发热或体温不升,呼吸增快,可达40~80次/分,可有鼻翼扇动、三凹征等。
影像学表现
肺炎支原体肺炎:X线检查可见肺部多种形态的浸润影,呈节段性分布,以肺下野为多见,有的从肺门附近向外伸展,病程较长者,易发生肺不张、胸腔积液等。
支气管肺炎:X线检查早期可见肺纹理增粗,以后出现大小不等的斑片状阴影,可融合成片,可伴有肺气肿、肺不张等。
治疗原则
肺炎支原体肺炎: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等,疗程一般2~3周。同时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如退热、止咳等。
支气管肺炎:主要是控制感染,根据不同病原体选用敏感抗生素,病毒感染可选用抗病毒药物,细菌感染则选用相应抗生素,同时进行对症治疗,如吸氧、止咳平喘、退热等。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和支气管肺炎在婴幼儿中都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因为婴幼儿病情变化较快。支气管肺炎婴幼儿呼吸、心率增快明显时需警惕心力衰竭等并发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婴幼儿肺外表现相对更多见,要注意是否有皮疹、消化系统等肺外表现相关的异常。
儿童:两者在儿童中的治疗都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规范用药,肺炎支原体肺炎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时要注意药物可能的胃肠道反应等;支气管肺炎使用抗生素时要注意可能的过敏等情况,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用药需谨慎权衡利弊。
老年人:若老年人患肺炎支原体肺炎或支气管肺炎,病情相对更易加重,因为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免疫力相对较低,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如呼吸、体温、心率等,及时发现感染加重或出现并发症等情况,治疗上要更谨慎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可能的不良反应。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