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晚上几点睡觉是最佳时间问
人晚上几点睡觉是最佳时间
-
不同年龄段人群最佳睡觉时间不同,儿童婴儿期12-16小时、8-9点左右入睡等,幼儿期11-14小时、7-8点左右入睡等,学龄前儿童10-13小时、8点左右入睡;青少年13-18岁8-10小时、9-10点入睡;成年人18-60岁7-9小时、10点至11点入睡;老年人60岁以上6-8小时、9点半至10点半入睡。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病史因素会影响最佳睡觉时间,如运动习惯、熬夜习惯、睡眠环境、疾病等都会对入睡时间和睡眠质量产生作用。
青少年:13-18岁的青少年,每晚需要睡8-10小时,建议在晚上9-10点之间入睡。这一时期身体仍在发育,同时学业负担可能较重,合理的睡眠有助于大脑发育、提高学习效率等。如果经常熬夜,可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问题,还可能影响内分泌系统,导致激素分泌紊乱等情况。
成年人:18-60岁的成年人,每晚睡眠7-9小时较为适宜,一般建议晚上10点至11点之间入睡。成年人的身体机能相对稳定,但长期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也会带来诸多问题,如影响心血管健康,增加患高血压、心脏病的风险;还会影响情绪,导致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同时也会降低工作效率等。
老年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晚睡眠6-8小时即可,入睡时间可在晚上9点半至10点半之间。老年人的睡眠特点有所不同,睡眠浅、易醒等,保证合适的入睡时间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对维持身体各项机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也有积极意义。若老年人睡眠过少或过多都可能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比如睡眠过少可能导致认知功能下降等。
影响最佳睡觉时间的其他因素
生活方式:对于有规律运动习惯的人,适度运动有助于睡眠,可在运动后适当放松,按照自身身体疲劳程度适当调整入睡时间,但一般不建议运动后立即入睡,可等待20-30分钟再入睡,仍可参考上述不同年龄段的大致入睡时间范围。而对于有熬夜习惯且已形成生物钟的人,需要逐步调整,比如每天提前15-30分钟入睡,慢慢将生物钟调整到较为健康的状态。长期熬夜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免疫调节等功能。
环境因素:睡眠环境对入睡时间和睡眠质量有影响。安静、黑暗、温度适宜(一般18-25℃)的环境有助于入睡。如果睡眠环境嘈杂、光线过亮或温度不适,可能需要花费更长时间入睡,甚至影响睡眠深度。因此,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对于保证在最佳时间入睡很重要,比如可以使用窗帘阻挡外界光线,使用耳塞降低噪音等。
病史因素:患有某些疾病的人群需要特别注意入睡时间。例如,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人,可能需要采取特殊的睡眠姿势等,入睡时间也需要根据自身病情和治疗情况来调整,一般也应遵循上述不同年龄段的大致时间范围,但可能需要更关注睡眠中的呼吸等情况。患有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人,睡眠问题较为常见,入睡时间可能不固定,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综合治疗睡眠和精神症状。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