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自闭症和孤独症是一样吗

自闭症和孤独症是一样吗

2025年10月20日 18:30:12
病情描述:

自闭症和孤独症是一样吗

医生回答(1)
  • 王一卓
    王一卓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向他提问

    自闭症和孤独症是同一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即孤独症谱系障碍,临床表现有社交互动缺陷、沟通交流障碍、重复刻板行为,发病机制涉及遗传、神经生物学、环境因素,诊断靠综合手段排除其他疾病,干预强调早期、个性化,需多方面长期配合且不同年龄干预重点方式有别。

    临床表现方面

    社交互动缺陷:患儿在不同年龄段表现各异,婴幼儿期可能对他人呼唤缺少应答、缺乏与人eyecontact(眼神交流);学龄前及学龄期会表现出对集体活动兴趣低、难以与同伴建立正常友谊,比如独自玩耍而不参与同伴游戏等;成年后在社交场合也可能存在困难,难以理解社交规则、情绪识别与表达能力差等。

    沟通交流障碍:语言发育迟缓较为常见,部分患儿可能很晚才开始说话,或者说话后语言运用能力差,如语言刻板重复、代词混淆(把“我”说成“你”等);非语言沟通也有问题,像肢体语言匮乏、表情单一等。

    重复刻板行为:常出现重复性的动作,如拍手、摇晃身体、旋转物品等;还可能对物品有特殊的偏好与使用方式,比如只吃特定形状的食物、只走固定路线等;兴趣狭窄且固定,对一般儿童感兴趣的事物缺乏兴趣,而专注于某些特别的对象或活动,例如只痴迷于某一种类型的玩具车等。

    发病机制方面

    遗传因素:大量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孤独症谱系障碍发病中占据重要地位。相关基因研究发现,多个基因的突变或拷贝数变异等可能增加患病风险,而且家族中有孤独症患儿的情况下,其他家庭成员患病风险比普通人群显著升高。

    神经生物学因素:大脑结构和功能异常是重要方面,例如大脑某些区域如额叶、颞叶等体积异常,神经递质失衡,像5-羟色胺、多巴胺等神经递质水平异常可能影响患儿的社交、沟通及行为表现等。

    环境因素:虽然环境因素不是主导病因,但一些环境因素可能会对有遗传易感性的个体产生影响,比如孕期母亲感染某些病毒(如风疹病毒等)、接触有害物质(如铅等)、早产、低出生体重等情况,可能增加儿童患孤独症谱系障碍的风险。

    诊断与干预方面

    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表现,结合发育评估、行为评估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诊断。常用的评估工具包括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孤独症诊断观察量表(ADOS)等。诊断时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如智力障碍、精神分裂症等。

    干预:早期干预非常关键,干预方法包括应用行为分析疗法(ABA),通过强化良好行为、消退不良行为来帮助患儿学习社交、沟通等技能;结构化教育(TEACCH),为患儿提供结构化的学习环境,帮助其适应日常活动;还有社交技能训练、语言训练等多种干预方式,需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而且往往需要家庭、学校、专业机构等多方面的长期配合来促进患儿的功能改善与发展。不同年龄阶段的患儿干预重点和方式会有所不同,比如学龄前儿童更侧重于基础的社交和语言技能培养,学龄期儿童则会结合学业和社交融入等方面进行干预。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