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发热与发烧的区别

发热与发烧的区别

2025年10月20日 16:47:17
病情描述:

发热与发烧的区别

医生回答(1)
  • 何婉儿
    何婉儿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向他提问

    发热与发烧是机体在各种因素作用下体温超出正常范围的病理性升高,本质是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致产热与散热失衡,正常体温有范围且受昼夜等因素波动,受致热原刺激下丘脑体温调定点上移致产热增加散热减少引发,常见原因有感染性(如细菌、病毒、支原体感染)和非感染性(自身免疫病、恶性肿瘤、无菌性组织坏死、内分泌代谢疾病等),儿童体温调节不完善需密切观察物理降温补水慎用药,老年人基础代谢低体温不典型需细监测及时就医,孕妇发热需谨慎及时就医选安全方式物理降温。

    一、概念本质

    发热与发烧是同一医学现象的不同表述,均指机体在各种因素作用下体温超出正常范围的病理性升高,本质上是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导致产热与散热失衡的结果。

    二、生理机制层面

    1.正常体温范围:成人正常腋下体温一般为36~37℃,口腔体温稍高为36.3~37.2℃,直肠体温略高为36.5~37.7℃,体温会因昼夜、性别、活动等因素略有波动,如清晨较低、下午稍高,女性排卵期后略升高等。

    2.体温升高机制:当机体受到致热原(如细菌产生的内毒素、病毒等)刺激时,会激活单核-巨噬细胞系统释放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因子,这些因子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上移,从而引起产热增加、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此即为发热/发烧的生理过程。

    三、常见原因分类

    1.感染性因素:是最常见原因,细菌感染(如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肺炎、大肠杆菌引起的泌尿系统感染等)、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EB病毒引起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支原体感染(如肺炎支原体感染引发肺炎)等均可引发发热/发烧。

    2.非感染性因素: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机体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自身组织引发炎症反应导致发热)、恶性肿瘤(肿瘤组织坏死释放致热物质或肿瘤细胞自身代谢异常产热等引起发热)、无菌性组织坏死(如大面积烧伤、心肌梗死等,坏死组织吸收过程中引发炎症反应导致体温升高)、内分泌与代谢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因代谢率增高出现产热过多性发热)等。

    四、特殊人群特点及应对

    1.儿童: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体温易受环境影响,且儿童发热时可能因高热出现惊厥等情况,需密切观察体温变化,采用适宜的物理降温方法(如松散衣物、温水擦拭等),同时注意补充水分避免脱水,由于儿童肝肾功能尚不完善,应谨慎使用可能影响肝肾功能的药物。

    2.老年人:老年人基础代谢率较低,体温变化可能不典型,且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发热可能加重基础疾病病情,如诱发心脑血管事件等,因此老年人发热时需更细致监测体温及基础疾病状况,及时就医明确发热原因,避免自行盲目用药。

    3.孕妇:孕妇发热需格外谨慎,高热可能影响胎儿发育,应及时就医评估发热原因,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检查及治疗方法,物理降温是较为安全的初步处理方式。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