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问
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
-
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表现有慢性咳嗽、咳痰、喘息或气急,发病于中老年人且有相关危险因素接触史、起病缓病程长;体征早期无异常,急性发作期有干湿啰音等;辅助检查包括影像学(X线、CT)、肺功能(FEV/FVC等)、痰液检查;诊断依据是咳嗽咳痰等每年持续3月且连续2年以上或不足3月但有客观依据并排除其他疾病,特殊人群有其相应特点。
一、临床表现
1.症状特点
慢性咳嗽:通常为首发症状,晨间咳嗽较为明显,以后早晚或整日均有咳嗽,但夜间咳嗽并不显著。部分患者无咳嗽症状,但有气道明显狭窄者,可出现气短或呼吸困难。
咳痰: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性泡沫性痰,偶可带血,清晨排痰较多。急性发作期痰量增多,可有脓性痰。
喘息或气急:部分患者有喘息,可伴哮鸣音,多由并发支气管哮喘引起。若伴有肺气肿时,可表现为劳动或活动后气急。
2.发病年龄与病史:多发生于中老年人,有长期吸烟史等相关危险因素接触史,起病缓慢、病程较长。
二、体征
1.早期体征:早期可无异常体征。
2.急性发作期体征:可在背部或双肺底听到干、湿啰音,咳嗽后可减少或消失。如合并哮喘可闻及广泛哮鸣音并伴呼气期延长。
三、辅助检查
1.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早期X线胸片可无明显变化,反复发作者表现为肺纹理增粗、紊乱,呈网状或条索状、斑点状阴影,以下肺野较明显。
CT检查:可见支气管壁增厚、黏液阻塞等改变,有助于与其他疾病鉴别。
2.肺功能检查
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FVC):是评价气流受限的一项敏感指标,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该项指标小于70%提示存在气流受限。
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预计值):是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程度的良好指标,其变异性小,易于操作。
3.痰液检查
急性发作期痰液外观多呈脓性,涂片检查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培养可发现各种病原菌,常见的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和葡萄球菌等。
四、诊断标准
根据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并连续2年或2年以上,排除具有咳嗽、咳痰、喘息症状的其他疾病(如肺结核、尘肺、肺脓肿、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慢性鼻咽炎、食管反流综合征等疾患),可作出诊断。如每年发病持续不足3个月,但有明确的客观检查依据(如肺功能检查等)亦可诊断。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患慢性支气管炎相对较少,但如有类似表现需仔细鉴别其他病因;老年人患慢性支气管炎时,需更密切监测肺功能变化,因为其机体功能衰退,病情变化可能更隐匿且进展可能相对更快,要注意与其他老年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相鉴别,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且在辅助检查时需考虑老年人的身体耐受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及力度。女性患者患慢性支气管炎时,要考虑与妊娠、内分泌等因素有无关联,也需关注其在疾病不同阶段的生活方式调整对病情的影响等。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