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什么是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什么是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2025年10月20日 14:20:56
病情描述:

什么是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医生回答(1)
  • 尚东
    尚东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向他提问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是病原体侵袭下呼吸道引发的感染性疾病涵盖多种类型,病因是机体抵抗力下降时病原体入侵及环境、基础疾病增加风险,常见病原体有病毒、细菌、支原体等,临床表现有咳嗽、发热等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诊断通过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进行,治疗包括对症支持和针对病原体治疗,特殊人群儿童需密切观察病情、老年人要尽早诊治、孕妇用药需谨慎。

    一、定义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是病原体侵袭气管、支气管、肺等下呼吸道所引发的感染性疾病,涵盖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多种类型,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

    二、病因与常见病原体

    (一)病因

    主要因机体抵抗力下降时,病毒、细菌、支原体等病原体入侵下呼吸道所致,环境因素(如空气污染、气温骤变)、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可增加感染风险。

    (二)常见病原体

    1.病毒:包括流感病毒、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儿童尤其易受呼吸道合胞病毒侵袭。

    2.细菌:常见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成人肺炎多由肺炎链球菌引起。

    3.支原体:肺炎支原体是儿童及青少年肺炎的常见病原体之一。

    三、临床表现

    (一)典型症状

    患者多有咳嗽(可为干咳或伴有咳痰,痰的性状因病原体不同而异,如细菌感染常咳脓性痰)、发热(体温可呈低热至高热),部分患者伴有喘息、呼吸困难,病情严重时可出现胸痛、咯血等表现。

    (二)不同人群差异

    儿童感染后可能症状相对不典型,易出现呼吸急促、拒食等表现;老年人感染后症状可能较隐匿,需警惕重症感染风险。

    四、诊断方法

    (一)病史与体格检查

    详细询问发病过程、接触史等,体格检查可发现肺部啰音等异常体征。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常提示细菌感染,淋巴细胞比例升高可能提示病毒感染。

    2.病原学检测:通过痰液、咽拭子等标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等,以明确病原体。

    (三)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或CT有助于明确肺部病变范围及性质,如肺炎患者可见肺部浸润影。

    五、治疗原则

    (一)对症支持

    包括休息、多饮水,发热时可采用物理降温等措施缓解症状。

    (二)针对病原体治疗

    1.病毒感染:多以对症支持为主,部分病毒感染可使用特定抗病毒药物(需依据病原体类型选择)。

    2.细菌感染: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如肺炎链球菌感染可选用青霉素类等抗生素。

    3.支原体感染:可选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如阿奇霉素等。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感染后病情变化快,需密切观察呼吸、体温等情况,及时就医,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缓解不适,避免低龄儿童自行使用成人药物。

    (二)老年人

    老年人免疫力较低,感染后易发展为重症,应尽早进行诊断与治疗,用药需谨慎权衡利弊。

    (三)孕妇

    孕妇感染时需谨慎选择药物,优先选用对胎儿影响小的治疗方案,及时与产科、感染科等多学科协作制定诊疗方案。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