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带损伤要怎么缓解问
韧带损伤要怎么缓解
-
韧带损伤的处理包括急性期休息制动、冷敷、加压包扎,药物辅助可用非甾体抗炎药(儿童需谨慎),恢复期有早期、中期、后期康复训练,手术治疗后康复分术后早期、中期、后期,各阶段康复训练有不同要求且需根据不同人群(儿童、成年人、青少年等)特点进行相应调整。
冷敷:在损伤后的24-48小时内,可使用冰袋或冷毛巾对受伤部位进行冷敷,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冷敷能够收缩血管,减少局部出血和肿胀。以踝关节韧带损伤为例,用冰袋包裹毛巾后敷于踝关节处,可有效减轻肿胀和疼痛。儿童进行冷敷时要注意控制冰袋与皮肤的接触时间,避免冻伤。
加压包扎:使用弹性绷带对受伤韧带部位进行加压包扎,能够进一步减轻肿胀。包扎时要注意松紧适度,过紧会影响血液循环,过松则达不到加压效果。
药物辅助
非甾体抗炎药:可选用非甾体抗炎药来缓解疼痛和炎症,如布洛芬等,但需注意儿童应避免随意使用此类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年龄和体重等因素谨慎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发挥抗炎、镇痛作用。
恢复期康复训练
早期康复:在韧带损伤后的恢复期早期,可进行一些简单的不负重或轻负重的关节活动度训练。例如膝关节韧带损伤,可进行膝关节的屈伸小范围活动,但活动幅度和频率要逐渐增加。对于儿童,康复训练要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避免因训练不当导致再次损伤,训练强度要适中,符合儿童的身体发育情况。
中期康复:随着损伤的恢复,可逐渐增加力量训练。比如进行腿部肌肉的等长收缩训练,增强韧带周围肌肉的力量,以更好地稳定关节。对于青少年,可适当增加一些渐进式的力量训练,但要注意避免过度疲劳。
后期康复:当韧带损伤恢复到一定程度后,可进行平衡和协调训练,如单腿站立训练等,提高关节的稳定性和身体的平衡能力,减少再次损伤的风险。成年人在进行后期康复训练时可根据自身恢复情况逐步加大训练难度,而儿童则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逐步提升训练的复杂性。
手术治疗后康复(若需要)
术后早期:如果韧带损伤严重需要手术治疗,术后早期要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康复。一般术后会使用支具固定,此时主要进行手指或脚趾等非固定部位的轻微活动,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对于儿童术后患者,家长要协助其进行简单的活动,同时注意观察伤口情况,防止感染。
术后中期:随着时间推移,可逐渐在支具保护下进行受伤关节的渐进性活动度和力量训练。例如膝关节韧带重建术后中期,可在康复治疗师指导下进行膝关节屈伸角度的逐步增加和股四头肌力量的训练,但要严格遵循康复计划,避免过早过度活动导致手术失败。
术后后期:术后后期主要是加强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性训练,通过全面的康复训练使关节恢复到接近正常的功能状态,能够进行日常生活和一般运动。成年人在术后后期康复时要根据自身恢复情况逐步回归正常活动,但儿童要特别注意其生长发育特点,康复训练要兼顾成长需求。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