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静脉输液名词解释

静脉输液名词解释

2025年10月20日 13:02:18
病情描述:

静脉输液名词解释

医生回答(1)
  • 张铁梅
    张铁梅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向他提问

    静脉输液是将大量无菌溶液或药物直接输入静脉以达补充水分、电解质、营养或输入药物治病目的,其目的包括补充水分及电解质、营养、输入药物、增加循环血量,操作流程要点有准备阶段核对物品等、选合适静脉、穿刺消毒固定、按情况调节滴速,注意事项需考量患者个体差异、严格无菌操作、观察药液反应及管理滴速。

    一、定义

    静脉输液是将大量无菌溶液或药物直接输入静脉的治疗方法,通过静脉通路为机体补充水分、电解质、营养物质或输入药物以达到治疗疾病等目的。

    二、目的

    1.补充水分及电解质:常用于纠正脱水、酸碱平衡失调等,如腹泻、呕吐导致脱水的患者,可通过输入生理盐水等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

    2.补充营养:对于不能经口进食或摄入营养不足的患者,通过静脉输入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等营养液来维持机体代谢需求。

    3.输入药物:可将抗生素、维生素等药物经静脉输入,达到治疗感染、补充维生素等治疗疾病的作用,例如通过静脉输入抗生素治疗严重的细菌感染。

    4.增加循环血量:快速输入大量液体可改善微循环,提升血压,常用于失血、休克等患者,快速补充血容量以维持重要脏器的灌注。

    三、操作流程要点

    1.准备阶段:核对患者信息、药物等,准备好静脉输液所需的物品,包括输液器、注射器、液体等,检查液体的质量、有效期等。

    2.选择静脉:根据患者年龄、病情、血管情况等选择合适的静脉,一般小儿常选择头皮静脉或手背静脉,成人常用手背静脉、前臂静脉等。

    3.穿刺操作: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一般消毒范围直径≥5cm),戴无菌手套,持针穿刺静脉,见回血后固定针头。

    4.调节滴速:根据患者年龄、病情、药物性质等调节滴速,例如儿童滴速一般为20-40滴/分钟,成人一般为40-60滴/分钟,输入高渗溶液、含钾药物、升压药物等时滴速需严格控制。

    四、注意事项

    1.患者个体差异考量

    儿童:儿童血管较细,穿刺时需更加轻柔,固定要牢固,避免患儿躁动导致针头脱出或药液外渗,同时要根据儿童体重等准确计算液体输入量和滴速。

    老年人:老年人血管弹性差、脆性大,穿刺时应缓慢进针,注意固定血管,防止穿刺失败及药液外渗。

    特殊病情患者:心功能不全患者需控制输液速度和量,避免快速大量输液加重心脏负担;脱水严重但心功能良好的患者可适当加快输液速度;肾功能不全患者要根据肾功能情况调整输液种类和量,避免输入过多液体加重肾脏负担。

    2.无菌操作严格性:整个操作过程必须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防止发生静脉炎、败血症等感染性并发症,从准备用物到穿刺的每一步都要确保无菌操作规范。

    3.药液观察与处理:输入药液时要密切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如药液外渗导致局部肿胀、疼痛,需立即停止输液,更换穿刺部位,并根据外渗药液性质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如输入刺激性药物外渗时可进行局部冷敷或热敷等对症处理。

    4.滴速管理:严格按照医嘱调节滴速,不得自行随意调整,尤其是输入对血管刺激性强的药物、高浓度药物等时,要严格控制滴速以保护血管并保证药物疗效。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