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自己有没有发烧问
怎么看自己有没有发烧
-
体温测量有口腔、腋下、直肠等部位及方法,正常范围各有不同,高于正常范围或超出日常波动幅度提示可能发烧,儿童、老年人、孕妇发烧有特殊表现及注意事项,儿童用药需谨慎、优先物理降温,老年人病情变化快需密切关注,孕妇高烧影响胎儿需及时降温就医且避免自行随意用药。
一、体温测量方法及正常范围
(一)常用测量部位及方法
1.口腔测温:将消毒后的体温计置于舌下,紧闭口唇,避免用口呼吸,测量5分钟。正常范围为36.3~37.2℃。但对于婴幼儿、意识不清或无法配合的人群不建议使用口腔测温,因为可能存在咬破体温计的风险。
2.腋下测温:擦干腋窝汗液,将体温计水银端放于腋窝深处,夹紧上臂,测量10分钟。正常范围是36~37℃。这是较为常用且相对安全的方法,适用于大多数人群,包括儿童,但如果腋窝有汗液未擦干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直肠测温:让被测者采取侧卧或屈膝仰卧位,将涂有润滑剂的体温计轻轻插入直肠1~3厘米,测量3分钟。正常范围为36.5~37.7℃。直肠测温结果相对准确,但由于操作相对侵入性,一般适用于婴幼儿、昏迷或其他无法配合口腔、腋下测温的人群,操作时要注意轻柔,避免损伤直肠黏膜。
二、判断自己是否发烧的要点
(一)体温数值对比
1.高于正常范围:如果通过上述方法测量的体温超过相应部位的正常范围上限,就提示可能发烧。例如,腋下测温超过37℃,口腔测温超过37.2℃,直肠测温超过37.7℃,则需考虑发烧的可能。
2.体温波动情况:人的体温在一天中会有一定波动,一般清晨体温略低,下午略高,波动范围通常不超过1℃。如果体温超出正常范围且超过了日常的波动幅度,也应考虑发烧。比如原本基础体温较低,某天下午测量体温明显升高,超出了平时的波动范围,也需警惕发烧。
三、不同人群发烧的特殊表现及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发烧时可能表现出与成人不同的特点。例如,婴儿发烧时可能仅表现为哭闹不安、食欲减退,而体温升高可能不是特别容易通过常规方法准确测量,因为婴儿不太配合。对于儿童发烧,要注意观察其精神状态,如果儿童发烧同时伴有精神萎靡、嗜睡、抽搐等情况,即使体温不是特别高也需及时就医。而且儿童使用药物退烧需谨慎,应优先考虑物理降温等非药物干预措施,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退烧药物。
(二)老年人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发烧时可能体温升高不明显,但病情变化可能较快。比如一些老年患者感染后可能只是感觉身体不适、乏力,体温可能仅轻度升高或不升高,但实际上可能已经存在较为严重的感染情况。所以老年人出现身体不适、精神状态改变等情况时,即使体温看似正常也应密切关注,必要时及时就医检查。
(三)孕妇
孕妇发烧需要特别关注,因为高烧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孕妇测量体温时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如腋下测温相对安全。如果孕妇发烧,应及时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如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方法,并尽快就医明确发烧原因,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处理,避免自行随意使用药物,尤其是在怀孕早期,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胎儿发育。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