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腺样体手术的危害

腺样体手术的危害

2025年10月20日 12:02:54
病情描述:

腺样体手术的危害

医生回答(1)
  • 杨军
    杨军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向他提问

    腺样体手术存在术中及术后相关危害,术中可能有出血风险、损伤周围组织;术后有感染、疼痛、腺样体残留或复发、咽鼓管功能障碍等危害,低龄儿童手术耐受性差、恢复慢,有基础疾病儿童手术风险更高需充分评估准备。

    一、术中相关危害

    1.出血风险

    腺样体手术中,可能会出现出血情况。手术操作过程中,对腺样体周围血管的处理不当等原因可导致出血。儿童的血管相对较脆,在手术操作时更容易损伤血管引起出血。例如,在腺样体刮除术等操作中,若刮除器械损伤腺样体周围的小血管,就可能引发出血,严重时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止血处理。

    2.损伤周围组织

    手术可能会损伤周围组织,如损伤咽鼓管圆枕、咽鼓管咽口等结构。咽鼓管圆枕是咽鼓管周围的重要结构,若受到损伤,可能影响咽鼓管的正常功能,进而影响中耳的通气引流等。对于儿童来说,其周围组织发育尚不完善,手术中更易发生这种周围组织的损伤情况。

    二、术后相关危害

    1.感染

    术后感染是常见危害之一。手术创面在术后容易受到细菌等病原体的侵袭。儿童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术后发生感染的风险较高。感染可表现为局部的伤口感染,出现创面红肿、疼痛加剧、有脓性分泌物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引起全身感染症状,如发热等。例如,若术后口腔卫生不佳,细菌容易在手术创面定植引发感染。

    2.疼痛

    术后疼痛较为常见。腺样体手术会在咽部留下创面,儿童在术后会感到不同程度的疼痛,尤其是在吞咽时疼痛可能会加重。这会影响儿童的进食和睡眠等,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来说,可能会因为疼痛而出现哭闹不安等情况。疼痛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因个体差异而异,一些儿童可能疼痛持续数天至一周左右。

    3.腺样体残留或复发

    存在腺样体残留或复发的可能。手术中若未能完全切除腺样体组织,就可能导致残留,残留的腺样体可能再次增生引发相关症状,如鼻塞、打鼾等症状复发。这可能需要再次手术干预,对于儿童来说,再次手术会增加手术风险和对儿童身体的影响。

    4.咽鼓管功能障碍

    术后可能出现咽鼓管功能障碍。手术操作可能影响咽鼓管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导致中耳通气不良等情况。儿童若出现咽鼓管功能障碍,可能会引起分泌性中耳炎等问题,表现为听力下降、耳闷等症状,对儿童的听力发育和生活质量会产生一定影响。

    三、特殊人群情况

    1.低龄儿童

    低龄儿童进行腺样体手术时,手术耐受性相对较差。其身体各器官系统发育尚未成熟,手术中发生各种并发症的风险相对更高,如出血、感染等情况的发生率可能相对较高。术后恢复也相对较慢,疼痛等不适对其影响更大,需要更加精细的术后护理来促进恢复,例如在术后饮食方面需要给予特殊的关注,选择易消化、温凉的食物,避免刺激手术创面引起疼痛和出血等。

    2.有基础疾病儿童

    对于本身患有基础疾病的儿童,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免疫缺陷病等的儿童,进行腺样体手术风险更高。基础疾病可能会影响手术的耐受性,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例如,患有免疫缺陷病的儿童术后感染的风险会显著增加,因为其自身的免疫防御功能较弱,难以抵抗病原体的侵袭。在手术前需要对基础疾病进行充分评估和准备,以降低手术风险。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