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高应注意哪些问
血糖高应注意哪些
-
高血糖管理需从多方面入手,包括饮食上控制总热量、合理分配三大营养素、定时定量进餐;运动要选合适方式、把握时间频率;血糖监测要定好频率和用对方法;遵医嘱用药;保持良好心态;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睡眠。
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50%-60%,应选择复杂碳水化合物,如全麦面包、糙米等,避免精制糖和高糖食品;蛋白质占总热量的15%-20%,可选择瘦肉、鱼类、豆类、蛋类、奶制品等优质蛋白质;脂肪占总热量的20%-30%,选择不饱和脂肪酸,如橄榄油、鱼油等,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如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
定时定量进餐:保持规律的进餐时间和食量,避免暴饮暴食,可将一天的食物分为三餐或五餐,每餐食量基本固定。
运动锻炼
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也可结合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仰卧起坐等,每周进行2-3次,增强肌肉力量。例如,快走时保持适中的速度,每分钟约100-120步,每次30分钟以上。
运动时间和频率:运动时间可选择在餐后1-2小时进行,避免空腹运动引发低血糖;运动频率应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合理安排,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应注意运动强度不宜过大,避免摔倒等意外;儿童需在家长陪同下进行适当运动,避免过度运动影响生长发育。
血糖监测
监测频率:根据病情和治疗方案确定监测频率,一般血糖控制不稳定的患者需每天监测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等;血糖控制稳定的患者可每周监测2-3天,每天监测不同时间点的血糖。例如,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可能需要更频繁地监测血糖。
监测方法:常用的血糖监测方法是使用血糖仪采集指尖血进行检测,要注意正确操作血糖仪,保证试纸的质量和有效期,按照说明书进行采血和检测,记录监测结果以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
遵医嘱用药:如果需要使用药物控制血糖,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不同类型的降糖药物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使用注意事项,如二甲双胍一般在餐中或餐后服用以减少胃肠道反应;磺脲类药物可能导致低血糖等,需密切关注自身反应。
心理健康
保持良好心态:血糖高是一种慢性疾病,长期患病可能会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如焦虑、抑郁等。患者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通过与家人、朋友沟通,参加社交活动等方式缓解压力,可通过听音乐、冥想等方式放松身心,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血糖的控制。例如,研究表明长期焦虑会影响内分泌系统,进而影响血糖水平。
生活习惯
戒烟限酒:吸烟会影响血管功能,加重胰岛素抵抗,不利于血糖控制,应戒烟;过量饮酒可能导致血糖波动,应限制饮酒量,男性每天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1克酒精相当于10毫升白酒或25毫升黄酒或100毫升啤酒)。
保证充足睡眠: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会影响身体的代谢调节,导致血糖升高。成年人应保证7-8小时的充足睡眠,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如保持卧室安静、舒适,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等。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