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方法有哪些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方法有哪些

2025年10月20日 19:28:19
病情描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方法有哪些

医生回答(1)
  • 刘尚礼
    刘尚礼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向他提问

    手术分为传统开放手术和微创手术,传统开放手术中的后路腰椎间盘突出切除术适用于大多数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物摘除术联合植骨融合内固定术适用于伴有腰椎不稳定等情况的患者;微创手术中的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适用于包容性等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显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适用于各种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不同手术有不同适用情况、操作原理及对不同人群在相关方面的考量。

    一、传统开放手术

    1.后路腰椎间盘突出切除术

    适用情况:适用于大多数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尤其是病史较长、保守治疗无效且神经受压症状明显的患者。

    操作原理:通过后路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肌肉,显露腰椎后方结构,切除突出的椎间盘组织,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该手术能够直接去除病变的椎间盘组织,对于较大的突出或伴有椎管狭窄等情况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从年龄方面来看,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只要符合手术指征均可考虑,但老年人可能因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术后恢复需要更加精心的护理。性别方面无明显差异,生活方式上,术前需要患者尽量减少腰部的剧烈活动,术后需根据恢复情况逐步调整活动量。

    2.腰椎间盘突出物摘除术联合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适用情况:适用于伴有腰椎不稳定、腰椎滑脱等情况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当椎间盘突出同时导致腰椎的稳定性受到影响时,单纯摘除椎间盘可能无法维持腰椎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此时需要进行植骨融合和内固定。

    操作原理:在摘除突出椎间盘的基础上,进行植骨以促进椎体间的融合,同时使用内固定装置来维持腰椎的稳定性。对于年龄较大且合并骨质疏松的患者,植骨融合内固定术需要更加谨慎评估,因为骨质疏松可能影响植骨的融合效果和内固定的稳定性。女性患者如果存在骨质疏松等情况,需要在术前进行针对性的评估和处理,生活方式上术后需要避免过早负重等不利于腰椎恢复稳定的行为。

    二、微创手术

    1.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

    适用情况:主要适用于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于部分单纯的非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也有一定的应用。该手术创伤小,恢复快。

    操作原理:通过特殊的椎间孔镜设备,经皮穿刺进入椎间孔,在镜下摘除突出的椎间盘组织。从年龄角度,儿童患者一般不考虑该手术,因为儿童的腰椎结构和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而对于成年人,年龄不是绝对禁忌,只要符合手术适应证即可。女性患者在手术前后需要注意保持腰部的正确姿势,避免术后腰部受力不当影响恢复。生活方式上,术前患者需要做好皮肤准备等,术后早期需要避免腰部过度弯曲等动作。

    2.显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MED)

    适用情况: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尤其是对手术创伤要求较高的患者。

    操作原理:利用显微内镜系统,在显微镜下进行椎间盘的切除操作,相比传统开放手术,创伤有所减小。对于老年患者,该手术的优势在于创伤小,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但需要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等全身情况,因为任何手术都需要一定的全身条件支持。女性患者在术后恢复期间需要注意营养的补充,以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生活方式上要遵循医生的康复建议逐步进行腰部功能锻炼。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