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踝部急性韧带损伤

踝部急性韧带损伤

2025年10月20日 17:55:18
病情描述:

踝部急性韧带损伤

医生回答(1)
  • 纪泉
    纪泉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向他提问

    踝部急性韧带损伤由外力致踝关节周围韧带损伤,常见于运动人群,有疼痛肿胀等表现,可通过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诊断,急性期按RICE原则处理,部分损伤非手术治疗,完全断裂等需手术,可通过运动前热身、选合适装备、注意运动环境预防。

    一、定义与病因

    踝部急性韧带损伤是指踝关节受到外力作用时,导致踝关节周围的韧带发生损伤,多因行走不平坦路面、运动中突然扭转或脚部内翻、外翻等动作引起,常见于运动员及经常进行剧烈运动的人群,不同年龄、性别均可发生,生活方式中运动强度较大或运动防护不当者更易患病。

    二、临床表现

    症状:受伤后踝关节迅速出现疼痛、肿胀,疼痛程度因损伤程度而异,轻者尚可忍受,重者难以站立行走,局部可出现淤血斑。

    体征:查体可见踝关节压痛,若为外侧副韧带损伤,外踝前下方或下方压痛明显;若为内侧副韧带损伤,内踝部有压痛。还可出现踝关节不稳定,抽屉试验等特殊检查可辅助判断韧带损伤程度。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骨骼发育未成熟,损伤后症状可能相对不典型,但肿胀等表现仍较明显;女性在运动时若防护不当也易发生此类损伤。

    三、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通过医生对踝关节的触诊、稳定性检查等初步判断韧带损伤情况。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可排除骨折等其他骨性损伤,同时观察踝关节的对位对线情况,若有韧带损伤,可能出现踝关节间隙改变等间接征象。

    磁共振成像(MRI):能清晰显示韧带的损伤情况,如韧带是否撕裂、断裂等,是诊断踝部急性韧带损伤的重要影像学手段,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均可通过MRI准确评估韧带损伤状况。

    四、治疗原则

    急性期处理:遵循RICE原则,即休息(Rest)、冰敷(Ice)、加压包扎(Compression)、抬高患肢(Elevation)。休息可避免损伤进一步加重;冰敷能减轻肿胀和疼痛,一般每次冰敷15-20分钟,每天可多次进行;加压包扎有助于减少肿胀;抬高患肢利于血液回流,减轻肿胀。

    非手术治疗:对于韧带部分损伤者,可采用支具或石膏固定踝关节,固定时间一般为3-6周,固定期间需定期复查,观察韧带恢复情况。同时可配合康复治疗,如早期进行踝关节周围肌肉的等长收缩训练,防止肌肉萎缩,后期逐步进行踝关节的活动度和力量训练,不同年龄患者康复训练强度和进度需根据个体恢复情况调整,儿童康复训练更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循序渐进进行。

    手术治疗:对于韧带完全断裂或严重损伤影响踝关节稳定性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修复韧带,术后同样需要规范的康复治疗过程。

    五、预防措施

    运动前准备:运动前要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包括踝关节的环绕、屈伸等活动,让踝关节周围组织做好运动准备。不同年龄人群热身方式可适当调整,儿童热身应更注重趣味性和适合其身体发育的活动。

    选择合适装备:运动时穿着合适的运动鞋,提供良好的踝关节支撑和稳定性。女性在选择运动鞋时要注意符合自身脚部特点,运动员等经常运动人群更应重视装备的专业性。

    注意运动环境:避免在不平整或湿滑的地面进行剧烈运动,减少踝关节扭伤的风险,不同年龄人群在不同运动环境下都要提高警惕,儿童在户外玩耍时家长要注意场地安全。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