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急疹和感冒发烧的区别是什么问
幼儿急疹和感冒发烧的区别是什么
-
幼儿急疹由人类疱疹病毒6、7型感染致2岁以下婴幼儿春秋季发病,突发高热3-5天,热退疹出,血常规初期白细正常或稍低、淋巴比例高,治疗对症,护理注意通风等;感冒发烧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致各年龄段发病,发热相对低且短,伴明显上呼吸道症状,血常规及病毒学检查有相应表现,治疗分病毒、细菌感染,护理要休息、清洁等,需密切观察婴幼儿发热情况及时就医。
一、病因方面
幼儿急疹:主要是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感染引起,少数由人类疱疹病毒7型(HHV-7)感染所致,多发生于2岁以下婴幼儿,春秋季较为常见。
感冒发烧:多由病毒(如鼻病毒、流感病毒等)或细菌感染引起,各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病,季节变化时更易出现,与受凉、机体免疫力下降等因素有关。
二、临床表现方面
发热特点
幼儿急疹:一般为突发高热,体温可迅速升至39-40℃以上,持续3-5天,体温波动较大,部分患儿可能伴有惊厥。
感冒发烧:发热程度相对幼儿急疹可能稍低,多为38℃左右,发热持续时间相对较短,一般2-3天左右,体温波动相对较平稳。
其他伴随症状
幼儿急疹:发热初期可能伴有轻微流涕、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发热消退后全身会出现玫瑰色斑丘疹,皮疹通常先发生于颈部和躯干,然后蔓延至面部和四肢,皮疹一般1-2天内消退,消退后不留痕迹,患儿精神状态在热退疹出后多明显好转。
感冒发烧:除发热外,常伴有明显的鼻塞、流涕、打喷嚏、咽痛等症状,部分患儿可能有咳嗽、咳痰等表现,精神状态一般受发热影响,热退后精神状态改善程度相对幼儿急疹可能稍慢,且感冒可能会引起食欲减退等情况,但一般不会出现热退疹出的表现。
三、实验室检查方面
血常规
幼儿急疹:发病初期白细胞总数可正常或稍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发热消退后白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比例可逐渐恢复正常。
感冒发烧: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细菌感染引起的感冒,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常升高。
病毒学检查
幼儿急疹:可通过检测血清中人类疱疹病毒6型或7型的抗体来明确,发病初期抗体阴性,恢复期抗体阳性。
感冒发烧:可检测鼻拭子等标本中的病毒抗原或进行病毒核酸检测来明确具体的致病病毒。
四、治疗与护理方面
治疗
幼儿急疹:目前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是对症治疗,高热时可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或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物,同时让患儿多休息、多饮水。
感冒发烧: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以对症治疗为主,如使用伪麻黄碱缓解鼻塞,氨溴索祛痰等,细菌感染引起的感冒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但需严格遵循用药指征。
护理
幼儿急疹:发热时要注意保持室内通风,给患儿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及时更换汗湿的衣物,热退疹出后要注意皮肤清洁,避免搔抓皮疹。
感冒发烧:感冒时要注意休息,保持鼻腔清洁,及时清理鼻腔分泌物,饮食上要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鼓励患儿多饮水。
对于婴幼儿出现发热情况,无论是怀疑幼儿急疹还是感冒发烧,都要密切观察患儿的体温变化、精神状态等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由医生进行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尤其对于低龄婴幼儿,家长要格外关注,因为低龄患儿病情变化相对较快,及时准确的判断和处理至关重要。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