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指内扣就是脑瘫吗问
拇指内扣就是脑瘫吗
-
拇指内扣不一定是脑瘫,生理性因素如新生儿阶段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婴儿早期运动发育中4-5个月内无其他异常的拇指内扣属正常;病理性因素中脑瘫患儿拇指内扣常伴运动发育落后、肌张力异常等,其他疾病如先天性狭窄性腱鞘炎、臂丛神经损伤也可致拇指内扣;区分需观察伴随症状,专业评估可通过神经系统检查、运动发育评估量表等综合判断,不能单纯依拇指内扣判定为脑瘫,发现持续不缓解或伴其他异常表现的拇指内扣应及时就医明确原因。
一、生理性因素导致的拇指内扣
新生儿阶段: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手部肌肉的控制能力较弱,在出生后的几个月内可能会出现拇指内扣的现象,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表现。例如,大多数健康足月儿在出生后的前几个月,手部处于自然的屈曲状态,拇指内扣较为常见,随着月龄增长,神经系统逐渐发育成熟,拇指内扣的情况会逐渐改善。
婴儿早期运动发育过程中:婴儿在学习抓握等动作的过程中,手部的姿势会有一个逐渐调整的过程。在4-5个月以内的婴儿,拇指内扣如果不伴有其他异常的运动发育迟缓表现,多属于正常的发育阶段现象。比如婴儿在尝试抓握小物件时,手部的肌肉协调还未完全成熟,可能会出现拇指内扣辅助抓握的情况,但这并非疾病状态。
二、病理性因素中可能导致拇指内扣的情况-脑瘫相关表现
脑瘫患儿的拇指内扣特点:脑瘫患儿除了拇指内扣外,往往还伴有其他多种异常表现。在运动发育方面,可能存在运动发育落后,如3个月不能抬头、4个月不能翻身、6个月不能独坐等;肌张力异常,可表现为肌张力增高(如肢体僵硬)或肌张力减低(如肢体松软);还可能伴有异常的姿势,如角弓反张、剪刀步等。例如,痉挛型脑瘫患儿常表现为肌张力增高,手部呈紧握拳状,拇指内扣,同时下肢可能出现交叉等异常姿势。但需要注意的是,仅有拇指内扣不能确诊为脑瘫,还需要结合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运动发育评估等多方面综合判断。
其他疾病导致拇指内扣:除了脑瘫外,一些其他疾病也可能导致拇指内扣。比如先天性狭窄性腱鞘炎,是由于拇指的屈指肌腱鞘发生狭窄,导致拇指屈曲受限,出现拇指内扣的情况,同时可伴有拇指根部的压痛,患儿在活动拇指时可能会出现哭闹等表现。还有臂丛神经损伤,多发生于难产等情况,臂丛神经损伤后可导致手部肌肉力量减弱或支配异常,出现拇指内扣等手部姿势异常。
三、如何区分生理性与病理性拇指内扣
观察伴随症状:生理性拇指内扣的婴儿,一般精神状态良好,运动发育在正常的进程中,不伴有其他异常的姿势和运动障碍。而病理性拇指内扣,尤其是脑瘫导致的,常伴有运动发育落后、肌张力异常、姿势异常等其他表现。例如,若婴儿在3个月时仍然不能抬头,同时伴有明显的拇指内扣,就需要高度警惕病理性因素。
专业评估:对于怀疑有异常的婴儿,应及时到儿童康复科或小儿神经内科等相关科室进行专业评估。医生会通过详细的神经系统检查、运动发育评估量表(如贝利婴儿发育量表等)来综合判断。例如,通过检查婴儿的肌力、肌张力、原始反射(如握持反射等)以及进行运动发育里程碑的评估等,来区分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的拇指内扣。
总之,拇指内扣只是一个体征,不能单纯依据拇指内扣就判定为脑瘫,需要结合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判断。如果发现婴儿有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异常表现的拇指内扣,应及时就医明确原因。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