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感觉身体有点发热是什么原因问
自己感觉身体有点发热是什么原因
-
身体发热可由生理性和病理性因素引起。生理性因素包括运动后、进食后、环境温度影响致体温轻度变化;病理性因素有感染性疾病(病毒、细菌、支原体感染相关发热表现不同)和非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内分泌、恶性肿瘤相关发热及伴随症状)。身体发热时需先测体温,生理性轻度发热可通过休息等缓解,病理性发热尤其是体温较高或伴明显不适要及时就医,儿童、老年人发热更需重视。
一、生理性因素
1.运动后:人体在进行剧烈运动时,肌肉活动会产生大量热量,从而导致身体发热,一般休息一段时间后体温可恢复正常。例如,进行30分钟以上的快跑后,体温可能会暂时性升高0.5-1℃左右,这是因为运动时身体的新陈代谢加快,产热增加。
2.进食后:进食过程中以及进食后,身体会进行消化吸收等代谢活动,也可能导致体温轻度升高,通常升高幅度较小,一般不超过0.5℃。比如进食大量热食后,胃肠道消化需要消耗能量,会使产热增加。
3.环境温度影响:在炎热的环境中,人体散热困难,体温可能会略有升高,一般在环境温度30℃以上时,体温可能较基础体温升高0.3-0.5℃。而在寒冷环境中,身体为了维持体温恒定,可能会通过肌肉颤抖等方式产热,也可能导致体温相对升高。
二、病理性因素
1.感染性疾病
病毒感染:如普通感冒,多由鼻病毒、冠状病毒等引起,患者除了身体发热外,常伴有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体温一般在37.5-39℃左右。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发热症状往往更明显,体温可高达39-40℃以上,还可能伴有头痛、肌肉酸痛、乏力等全身症状。根据相关研究,流感患者发热持续时间一般为3-5天。
细菌感染:例如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肺炎,患者会出现高热,体温可达39-40℃,同时伴有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尿路感染时,也可能出现发热,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
支原体感染:支原体肺炎较为常见,患者发热可持续2-3周,体温在38℃左右,可伴有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
2.非感染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可出现发热,热型不规则,可伴有面部红斑、关节疼痛、口腔溃疡等多系统受累表现。类风湿关节炎也可能出现低热,同时有关节肿胀、疼痛、畸形等症状。
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机体代谢亢进,产热增加,患者会出现低热,伴有多汗、心慌、手抖、消瘦等症状。
恶性肿瘤:某些恶性肿瘤如白血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同时伴有贫血、出血、肝脾淋巴结肿大等表现。其他实体肿瘤如肝癌、肺癌等,在疾病进展过程中也可能出现发热,可能与肿瘤组织坏死吸收等因素有关。
如果自己感觉身体发热,首先要测量体温准确判断发热程度。如果是生理性因素导致的轻度发热,通过休息、调整环境等一般可缓解;如果是病理性因素引起的发热,尤其是体温较高(如超过38.5℃)或伴有其他明显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C-反应蛋白、病原体检测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儿童发热时需更加谨慎观察,因为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病情变化可能较快,一旦发现发热应及时评估,必要时就医。老年人发热时也需要重视,因为老年人可能基础疾病较多,发热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需及时明确原因进行处理。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