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12点睡觉算熬夜吗问
每天12点睡觉算熬夜吗
-
每天12点睡觉是否算熬夜需视情况而定,不同年龄人群受影响有差异,对健康有多方面潜在影响,儿童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分别有相应调整建议,儿童青少年宜21点半前入睡保证8-10小时睡眠,成年人尽量23点前入睡保证7-9小时睡眠且可通过建立规律作息等改善,老年人宜22点左右上床保证5-7小时有效睡眠可通过多种方式改善睡眠质量严重时遵医嘱干预。
不同年龄人群的影响差异
儿童青少年:儿童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充足且规律的睡眠。10-18岁的青少年建议睡眠时间为8-10小时,12点睡觉会严重不足其所需睡眠时间,长期如此会影响生长激素分泌,进而影响身高发育,还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情绪易波动等问题。比如有研究表明,长期睡眠不足的青少年在认知功能测试中的表现明显差于睡眠充足的青少年。
成年人:成年人虽然对睡眠时间的需求相对儿童青少年少,但12点睡觉如果不能保证7小时以上的有效睡眠,也会影响第二天的精神状态,导致疲劳、免疫力下降等。长期熬夜还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如导致血压波动、心率失常等,有研究发现长期晚睡熬夜的成年人患高血压的风险比早睡人群高出一定比例。
老年人:老年人睡眠特点是睡眠时间相对减少,一般为5-7小时,但12点睡觉对于老年人来说,可能会打破其已有的睡眠节律,影响睡眠质量,进而影响身体的修复和调节功能,可能加重失眠等睡眠问题,还可能影响心血管系统的稳定等。
对健康的多方面潜在影响
神经系统:长期12点睡觉会干扰神经系统的正常节律,影响神经递质的平衡。例如,会影响血清素等神经递质的分泌,血清素与情绪、睡眠等密切相关,血清素不足可能导致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同时,还可能导致大脑清除代谢废物的效率降低,长期积累可能增加患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风险。
免疫系统:熬夜会影响免疫系统中免疫细胞的活性和数量。比如,会使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功能下降,导致机体免疫力降低,更容易受到病毒、细菌等病原体的侵袭,容易感冒、感染等。有实验研究显示,睡眠剥夺的实验动物相比正常睡眠动物,其体内抗体产生量明显减少,免疫细胞的杀伤活性也降低。
心血管系统:12点睡觉可能引起血压波动,导致夜间血压升高。因为人体的血压有昼夜节律,正常情况下夜间血压会低于白天。而晚睡熬夜会打乱这种节律,长期如此会增加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另外,熬夜还会使心率失常的发生几率增加,影响心脏的正常节律。
调整建议
儿童青少年:家长应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每天尽量在21点半前引导孩子入睡,保证孩子8-10小时的睡眠时间,以促进正常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
成年人:尽量调整作息时间,尝试在23点前入睡,保证7-9小时的睡眠时间。可以通过建立规律的睡眠时间、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电子设备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影响入睡)等方式来改善睡眠。如果已经形成晚睡习惯难以调整,可以逐渐提前入睡时间,比如每天提前15-30分钟,逐步适应早睡。
老年人:老年人可根据自身情况保持规律的作息,尽量在22点左右上床准备入睡,保证5-7小时的有效睡眠。可以通过白天适当短时间休息、睡前避免大量饮水、保持心情平静等方式来改善睡眠质量,若睡眠问题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干预,但避免自行滥用助眠药物。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