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睡眠小妙招问
快速睡眠小妙招
-
营造良好睡眠需从多方面入手,包括营造适宜睡眠环境,保持卧室温度18-25℃(儿童20-23℃、老年人不超26℃)、黑暗无强光、噪音30分贝以下;建立规律作息,固定作息时间(不同人群保证相应睡眠时间)且白天适度活动(避免睡前剧烈运动);睡前通过冥想、温水浴(水温37-40℃、时间15-20分钟)、呼吸放松等方法放松;饮食上避免刺激性食物,适量食用助眠食物如牛奶、香蕉等。
光线:睡眠环境应尽量黑暗,可使用遮光窗帘等。光线会影响人体的生物钟,明亮的光线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而褪黑素是帮助调节睡眠的重要激素。对于有夜间需要照明情况的人群,如夜间需起夜的老年人,可使用光线柔和的小夜灯,避免强光刺激。
噪音:尽量将卧室噪音控制在30分贝以下。可以使用耳塞来阻挡外界噪音,对于婴幼儿,选择专门的婴儿隔音耳塞,要确保安全无刺激;对于睡眠浅的人群,如更年期女性,营造安静的睡眠环境尤为重要。
建立规律作息
固定作息时间:每天尽量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即使是在周末也应保持相近的作息。人体有自身的生物钟,长期规律的作息能让生物钟保持稳定,提高睡眠质量。儿童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不同年龄段儿童所需睡眠时间不同,婴儿需12~16小时,幼儿需11~14小时,学龄儿童需10~13小时,都应通过规律作息来保障;老年人每天睡眠时间一般为7~9小时,也需维持规律作息。
日间适度活动:白天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等,但应注意避免在临近睡觉前剧烈运动。运动能促进身体代谢,增强体质,还能帮助夜间睡眠,但剧烈运动后身体处于兴奋状态,会影响入睡。对于不同人群,运动强度和时间有所不同,年轻人可适当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老年人则选择温和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等,每次运动30分钟左右较为合适。
睡前放松方法
冥想:睡前进行冥想,可通过专注呼吸或特定的冥想引导词来放松身心。冥想能降低身体的紧张度,减少焦虑等情绪对睡眠的干扰。对于有焦虑情绪影响睡眠的人群,如工作压力大的成年人,每天睡前冥想15~20分钟有助于改善睡眠;儿童可在家长引导下进行简单的放松冥想,帮助他们平静情绪进入睡眠。
温水浴:睡前1~2小时泡个温水澡,水温控制在37~40℃左右,泡澡时间15~20分钟。温水浴能使身体肌肉放松,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入睡。老年人泡澡时要注意水温不宜过高,时间不宜过长,防止出现头晕等不适;孕妇泡澡需谨慎,水温不宜过高,时间也不宜过长,可在家人陪同下进行。
呼吸放松:采用腹式呼吸的方法,慢慢吸气,让腹部隆起,然后慢慢呼气,让腹部收缩,每次呼吸保持缓慢、均匀,重复几次。呼吸放松能调节自主神经系统,使身体处于放松状态。儿童进行呼吸放松时,家长可引导他们感受腹部的起伏;对于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合适的呼吸放松方式。
饮食调节
避免刺激性食物:睡前避免摄入咖啡、浓茶、辛辣食物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神经,导致难以入睡。对于有咖啡因依赖的人群,应逐渐减少咖啡因的摄入;老年人对食物刺激更敏感,更要注意睡前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
适量食用助眠食物:可以适量食用一些有助于睡眠的食物,如牛奶,其中含有色氨酸等成分,能帮助睡眠;香蕉含有镁元素,也有一定的放松肌肉、促进睡眠的作用。儿童喝牛奶要注意适量,避免影响牙齿健康;糖尿病患者食用香蕉要控制量,选择合适的时间。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