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常见的六个发热原因

常见的六个发热原因

2025年10月20日 17:45:39
病情描述:

常见的六个发热原因

医生回答(1)
  • 张铁梅
    张铁梅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向他提问

    发热可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感染性发热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真菌、寄生虫感染引起的发热,不同病原体感染有不同特点;非感染性发热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无菌性组织坏死、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引起的发热,各类非感染性发热也各有其发病机制、表现及相关特点。

    病毒感染:多种病毒感染可引发发热,例如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患者会出现高热、头痛、乏力等症状;新冠病毒感染也常导致发热,部分患者还伴有咳嗽、咽痛等表现。病毒感染人体后,会在细胞内复制,影响细胞功能并激发免疫反应导致发热,不同病毒感染的好发季节和人群特点各异,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相对更易感染某些病毒。

    支原体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较为常见,可引起支原体肺炎,患者多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9℃左右,伴有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儿童和青少年相对多见,其感染机制是支原体黏附在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引发免疫炎症反应导致发热。

    真菌感染:在免疫力低下人群中易发生,如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或患有免疫缺陷疾病的患者,白色念珠菌、曲霉菌等真菌感染可引起发热。不同真菌的感染途径和好发部位不同,例如白色念珠菌可引起口腔、消化道等部位感染并伴发热。

    寄生虫感染:如疟疾是由疟原虫经按蚊叮咬传播引起,患者会出现周期性发作的寒战、高热、大汗等症状;血吸虫感染也可导致发热等表现。寄生虫在人体内寄生繁殖过程中会引起机体的免疫炎症反应从而导致发热,不同寄生虫感染的流行地区和人群易感性有差异。

    非感染性发热

    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内免疫系统紊乱,产生自身抗体攻击自身组织器官,可出现发热症状,同时还伴有皮疹、关节痛等多系统表现;类风湿关节炎也会有发热情况,常伴有关节肿胀、疼痛、畸形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与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相关,不同年龄、性别均可患病,女性相对更易患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

    恶性肿瘤:许多恶性肿瘤如白血病、肝癌、肺癌等都可能出现发热现象,其发热机制较为复杂,可能与肿瘤细胞释放致热物质、肿瘤组织坏死吸收、机体免疫功能紊乱等有关。不同年龄段、不同肿瘤类型的发热特点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恶性肿瘤引起的发热可为低热或高热,且常伴有肿瘤本身相关的症状,如白血病患者可能有贫血、出血、肝脾淋巴结肿大等表现。

    无菌性组织坏死:如大面积烧伤时,坏死组织吸收可引起发热;心肌梗死发生后,坏死心肌组织吸收也会导致发热,称为吸收热。这类发热的程度与坏死组织的范围等因素有关,大面积烧伤或大面积心肌梗死患者出现发热时需密切关注病情变化。

    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机体代谢亢进,产热增加,可出现低热,同时伴有多汗、心悸、消瘦等症状;重度脱水患者因体液丢失,散热减少等因素也可能引起发热。不同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在不同年龄、性别中的发病情况不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多见于中青年女性。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如中暑,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散热困难,导致体温升高;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出血、脑外伤等影响体温调节中枢时,也可引起发热,称为中枢性发热。中暑好发于高温天气下从事户外工作或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中的人群;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出现发热需警惕病情变化,不同年龄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发生中枢性发热的风险和表现有所不同。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