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呼吸道疾病治疗

呼吸道疾病治疗

2025年10月20日 10:29:53
病情描述:

呼吸道疾病治疗

医生回答(1)
  • 蒋雄斌
    蒋雄斌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向他提问

    呼吸道疾病可通过药物治疗(分细菌、病毒感染用药)、非药物治疗(一般支持治疗含休息环境饮食,呼吸康复措施含呼吸训练体位引流),不同特殊人群(儿童、老年人、妊娠期女性)有各自注意事项,需针对性处理以促进康复。

    一、药物治疗

    (一)抗感染药物

    1.细菌感染相关药物:若呼吸道感染由细菌引起,常用青霉素类药物,如青霉素G,其通过干扰细菌细胞壁合成发挥杀菌作用,对溶血性链球菌等有较好抗菌活性,但需注意过敏反应,有青霉素过敏史者禁用;头孢菌素类也是常用药物,例如头孢呋辛,对革兰阳性菌和部分革兰阴性菌有效,抗菌谱较广,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但也可能引发过敏等反应。

    2.病毒感染相关药物:对于呼吸道病毒感染,目前特异性抗病毒药物有限。如流感病毒感染,可使用奥司他韦,它能抑制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活性,阻止病毒从被感染细胞释放,从而减少病毒传播,但使用时需注意其可能引起的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儿童使用时要根据体重等情况合理用药。

    二、非药物治疗

    (一)一般支持治疗

    1.休息与环境:患者应保证充足休息,营造舒适的居住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一般18-22℃较为适宜)、湿度适中(40%-60%),这样有助于呼吸道疾病的恢复,尤其对于儿童,良好的环境能减少不适,利于身体恢复。

    2.饮食:给予富含营养、易消化的饮食,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例如多吃新鲜蔬菜(如菠菜、西兰花等)、水果(如苹果、橙子等),对于儿童,要注意食物的质地,避免过硬、不易消化的食物,以满足身体在患病期间的营养需求,增强机体抵抗力。

    (二)呼吸康复措施

    1.呼吸训练:对于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可进行呼吸训练,如缩唇呼吸,患者闭嘴经鼻吸气,然后缩唇缓慢呼气,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或1:3,每次训练10-15分钟,每天3-4次,有助于改善呼吸功能,提高肺活量,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训练方式可适当调整,儿童进行呼吸训练时需在家长或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

    2.体位引流:对于痰液较多的呼吸道疾病患者,可采用体位引流的方法,根据病变部位采取不同的体位,使痰液向大气道引流,便于咳出,但操作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引起患者不适,尤其对于儿童和年老体弱患者,要密切观察反应。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呼吸道疾病较为常见,由于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病情变化较快。在治疗时应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如保证充足水分摄入,鼓励儿童多喝温水,有助于稀释痰液,利于排出;对于发热的儿童,需注意监测体温,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退热方式,优先采用物理降温等安全方式,如用温水擦拭额头、颈部等部位,同时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精神状态、呼吸等情况,一旦有异常及时就医。

    (二)老年人

    老年人呼吸道疾病患者,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等。在药物治疗时要考虑药物相互作用,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基础疾病的药物;非药物治疗方面,休息时要注意体位,避免因睡眠体位不当导致呼吸道梗阻等情况,饮食上要注意低盐、低脂,保证营养的同时不加重基础疾病负担;呼吸康复训练要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适度进行,避免过度劳累。

    (三)妊娠期女性

    妊娠期女性患呼吸道疾病时,用药需格外谨慎,许多药物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非药物治疗是首要考虑的,如通过增加休息、保持鼻腔通畅(可使用生理盐水滴鼻等方法)来缓解症状;若必须用药,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密切监测胎儿情况。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