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是什么问
流行性腮腺炎是什么
-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其病原体对外界抵抗力较弱,有典型症状和神经系统、生殖系统、胰腺炎等并发症,通过飞沫传播等途径传播,可通过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诊断,可通过疫苗接种、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预防,不同人群感染后有不同特点及应对方式。
病原体
腮腺炎病毒属于副黏液病毒科,病毒呈球形,有包膜,核心为单股负链RNA。该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一般在紫外线下照射15分钟即可被杀灭,普通的消毒剂如碘伏等也能较快将其灭活,但在4℃时可存活数天,-70℃时能存活数年。
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大多起病较急,有发热、头痛、食欲缺乏、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前驱症状,数小时至1-2天后出现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肿大的腮腺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触痛,张口咀嚼及进食酸性食物时疼痛加剧。一般一侧腮腺肿大2-4天后累及对侧,双侧肿大者约占75%。病程约10-14天。
并发症
神经系统并发症:可出现脑膜炎、脑膜脑炎等,多见于儿童患者,一般在腮腺肿大前6天或肿大后2周内出现症状,表现为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
生殖系统并发症:青春期后男性易并发睾丸炎,多为单侧,可出现睾丸肿胀、疼痛,约1/3的病例可发生睾丸萎缩,但很少导致不育;女性易并发卵巢炎,症状较轻,可出现下腹疼痛等。
胰腺炎:多见于成人患者,常发生于腮腺肿大数日后,表现为上腹疼痛、压痛、伴发热、寒战、呕吐等。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即患者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含有病毒的飞沫,被他人吸入后即可感染。另外,接触被腮腺炎病毒污染的物品也有可能被传染,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
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根据患者的腮腺肿大等典型临床表现可以初步怀疑为流行性腮腺炎。
实验室检查:
血清学检查:检测血清中腮腺炎病毒特异性IgM抗体,若IgM抗体阳性,可确诊为近期感染。
病毒分离:从患者的唾液、脑脊液、尿液等标本中分离出腮腺炎病毒可明确诊断,但病毒分离操作相对复杂,一般在实验室进行。
预防措施
疫苗接种:接种麻疹、腮腺炎、风疹三联疫苗(MMR)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最有效的措施。一般婴儿在12-15个月时接种第一剂,4-6岁时接种第二剂。
隔离传染源:一旦发现患者,应立即进行隔离,隔离期一般为腮腺肿大完全消退后3天左右,但至少隔离2周,以避免病毒传播给他人。
切断传播途径:在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期间,应尽量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必须前往,应佩戴口罩。同时,要注意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定期对物品进行消毒等。
不同人群特点及应对
儿童:儿童是流行性腮腺炎的高发人群,由于儿童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后症状可能相对较重,且更容易出现并发症。家长应密切关注儿童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儿童出现腮腺肿大等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隔离和治疗。在幼儿园等集体场所,要加强晨检,及时发现患病儿童并采取相应措施。
青少年: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感染流行性腮腺炎后,除了按照常规进行治疗外,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以促进身体恢复。同时,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酸性食物,以免加重腮腺疼痛。
成人:成人感染流行性腮腺炎后,虽然症状相对儿童可能较轻,但也需要引起重视。成人在感染后要注意休息,适当增加水分摄入,保持口腔清洁。如果出现并发症,如睾丸炎、卵巢炎等,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应的治疗。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