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胳膊疼不敢动怎么回事问
小孩胳膊疼不敢动怎么回事
-
小孩胳膊疼不敢动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外伤因素包括软组织挫伤和骨折;骨骼肌肉发育相关因素有生长痛、肱骨外上髁炎;神经系统相关因素包含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损伤;其他因素涉及感染性疾病(如化脓性关节炎、风湿热)和肿瘤等,家长应观察情况并及时带孩子就医做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处理。
一、外伤因素
1.软组织挫伤:小孩活泼好动,在玩耍过程中很容易发生磕碰,比如摔倒时胳膊着地、被外力碰撞等,会导致胳膊软组织挫伤,出现疼痛不敢动的情况。一般局部会有肿胀、淤血等表现,有明确的外伤史可作为参考。例如孩子在操场奔跑时不小心撞到了栏杆,之后就出现胳膊疼不敢动。
2.骨折:如果小孩胳膊受到较大外力,如高处坠落、严重撞击等,有可能发生骨折。除了疼痛不敢动外,还可能伴有局部明显的畸形、异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等。比如小孩从自行车上摔下,胳膊着地后立即疼痛剧烈且不敢活动,此时要高度怀疑骨折。
二、骨骼肌肉发育相关因素
1.生长痛:多见于3-l2岁的儿童,原因可能与儿童骨骼生长迅速,而局部肌肉筋腱的生长相对较慢,两者生长不同步有关。一般是双侧下肢疼痛,但也有少数孩子会出现胳膊疼不敢动的情况,疼痛多发生在夜间,疼痛程度一般较轻,局部无红肿、压痛等异常体征。比如5岁的孩子,白天活动量较大,晚上可能会出现胳膊生长痛。
2.肱骨外上髁炎:多发生于经常用力活动上肢的儿童,如经常进行投掷、打球等运动的孩子。是由于反复的前臂伸肌收缩牵拉肱骨外上髁,导致局部无菌性炎症。主要表现为肘关节外侧疼痛,可放射至胳膊,孩子会出现不敢用手抓握东西、不敢活动胳膊的情况,在肱骨外上髁处有明显压痛。例如经常打羽毛球的小学生可能会患肱骨外上髁炎。
三、神经系统相关因素
1.神经根型颈椎病:虽然儿童患颈椎病相对较少,但如果孩子长期不良的坐姿,如低头看手机、看书姿势不正确等,也可能引发神经根型颈椎病。病变的颈椎神经根受到压迫,会导致胳膊放射性疼痛、麻木,孩子会感觉胳膊疼不敢动,同时可能伴有颈部不适等表现。比如长期低头玩平板电脑的学龄儿童。
2.神经损伤:如臂丛神经损伤,可能是由于分娩时的产伤(多见于新生儿),或者上肢受到过度牵拉等原因引起。会出现胳膊疼痛、活动受限,上肢肌肉力量减弱等表现。例如新生儿在出生过程中如果肩部受到过度牵拉,可能导致臂丛神经损伤。
四、其他因素
1.感染性疾病:某些感染性疾病可能引起胳膊疼痛不敢动,如化脓性关节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除了胳膊疼痛、不敢活动外,局部还会有红肿、发热等表现;还有风湿热,是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关节,出现胳膊等关节的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同时可能伴有发热、皮疹、皮下结节等其他表现。比如孩子有发热伴胳膊疼痛不敢动,同时发现局部有红肿,就要考虑化脓性关节炎的可能。
2.肿瘤:虽然儿童时期胳膊肿瘤相对少见,但也不能完全排除。如骨肉瘤,多见于青少年,早期可能表现为局部疼痛,逐渐加重,伴有肿胀、活动受限等,疼痛在夜间可能会加重。比如12岁的孩子胳膊逐渐出现疼痛,且休息时疼痛不缓解,就要警惕肿瘤的可能。
当小孩出现胳膊疼不敢动的情况时,家长应首先观察孩子胳膊局部有无明显异常,如肿胀、畸形等,询问孩子是否有外伤史等情况,然后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通过详细的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如X线、CT、MRI等)以及实验室检查等明确病因,以便进行针对性的处理。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