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孢子菌肺炎概述问
肺孢子菌肺炎概述
-
肺孢子菌肺炎由肺孢子菌引起,过去认为属原虫,现倾向为真菌。易感人群包括免疫功能低下者等,经空气-飞沫传播。临床表现有呼吸困难等,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诊断靠影像学和病原学检查。治疗用抗肺孢子菌药物。预防可增强免疫力、环境防护、高危人群预防性用药。
一、定义与病原体
肺孢子菌肺炎是由肺孢子菌引起的间质性浆细胞性肺炎,是一种机会性肺部感染性疾病。肺孢子菌过去认为属于原虫类,现在研究表明其更倾向于真菌类。
二、流行病学特点
易感人群
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如艾滋病患者,由于HIV病毒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尤其是CD4T淋巴细胞,使机体抵抗力显著下降,极易感染肺孢子菌;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等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的婴幼儿也是易感人群;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如器官移植后为预防排异反应而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其机体免疫功能受抑制,容易发生肺孢子菌肺炎。
其他情况:先天性免疫缺陷病患者,因其自身免疫防御机制存在缺陷,也易罹患肺孢子菌肺炎。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健康人吸入带有肺孢子菌包囊的飞沫后可能感染,但在免疫功能正常人群中,肺孢子菌多处于潜伏状态,一般不发病。
三、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
呼吸困难:是最常见的症状,多呈进行性加重,早期可能仅在活动后出现,随着病情进展,休息时也可出现明显呼吸困难。
咳嗽:一般为干咳,也可伴有少量白痰。
发热: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体温可在38℃左右,也有患者体温正常。
不同人群表现差异
婴幼儿:多起病较急,除上述症状外,可能出现拒食、烦躁、呼吸急促等表现,呼吸频率可明显增快,可达60-100次/分以上,肺部体征相对较少,可能仅能听到呼吸音增粗或少许干湿啰音。
成人(非艾滋病患者):起病相对较隐匿,症状进展相对缓慢,但也可在较短时间内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等表现;艾滋病患者感染肺孢子菌肺炎时,症状往往更为严重,呼吸困难进展迅速,可在数天内出现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四、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早期可表现为双侧肺门周围弥漫性渗出影,逐渐发展为双侧肺野弥漫性网格状或磨玻璃样阴影,可伴有肺间质浸润。
胸部CT:对于肺部病变的显示较X线更为清晰,可见双肺弥漫性磨玻璃影、实变影,有时可呈铺路石样改变,有助于早期发现肺部病变及评估病变范围。
病原学检查
痰液检查:诱导痰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是常用的病原学诊断方法,通过显微镜检查查找肺孢子菌的包囊或滋养体,但痰液检查的阳性率相对较低。
组织学检查: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或开胸肺活检获取肺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见肺泡间隔增宽,间质内有大量浆细胞、淋巴细胞浸润,肺泡腔内有泡沫样渗出物,其中可发现肺孢子菌。
五、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使用抗肺孢子菌药物,如复方磺胺甲恶唑等,通过抑制肺孢子菌的叶酸合成发挥抗菌作用。
六、预防措施
增强免疫力:对于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应尽量避免接触感染源,适当加强营养,合理安排作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例如艾滋病患者应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维持免疫系统功能;对于早产儿等,应给予合理的喂养和护理,促进其免疫系统发育。
环境防护:对于处于高危环境的人群,如医院中免疫抑制患者集中的病房等,应加强通风换气,保持环境清洁,减少肺孢子菌的传播风险。
预防性用药:对于高危的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如艾滋病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200/μL时,可考虑进行预防性用药,以降低肺孢子菌肺炎的发病风险。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