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急性呼吸衰竭临床表现是什么

急性呼吸衰竭临床表现是什么

2025年10月20日 20:58:15
病情描述:

急性呼吸衰竭临床表现是什么

医生回答(1)
  • 黄国华
    黄国华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向他提问

    急性呼吸衰竭有多种表现,包括呼吸困难(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差异)、发绀(有特殊情况及不同年龄表现差异)、精神神经症状(不同人群差异)、循环系统表现(早期及严重时不同情况及对有基础病和老年人的影响)、消化系统表现(不同人群情况)、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紊乱(表现及对特殊人群的影响)。

    一、呼吸困难

    表现:是急性呼吸衰竭最突出的表现。患者可出现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的改变,如呼吸急促,成人呼吸频率常>20次/分,严重时可呈点头样、鱼嘴样呼吸等。

    影响因素: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差异,儿童呼吸频率增快更为明显,新生儿呼吸频率正常为40-60次/分,若急性呼吸衰竭时可显著增快。对于有基础肺部疾病的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时,呼吸困难表现可能更为严重且持续时间长。

    二、发绀

    表现:是缺氧的典型表现。当动脉血氧饱和度(SaO)<90%时,可在口唇、甲床等部位出现发绀;但也有特殊情况,如重度贫血患者,血红蛋白量明显减少,即使缺氧,发绀也不明显;而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即使SaO正常,也可能出现发绀。

    年龄相关:新生儿由于皮肤较薄,黏膜毛细血管丰富,发绀表现相对更易观察,而老年人可能因皮肤松弛、色素沉着等因素,发绀表现可能不典型。

    三、精神神经症状

    表现:急性呼吸衰竭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早期可出现精神错乱、躁狂、昏迷、抽搐等症状。急性缺氧可导致脑组织水肿、颅内压增高,进一步加重神经症状。

    不同人群差异:儿童对缺氧的耐受性相对较差,急性呼吸衰竭时精神神经症状出现较早且较为明显,可能很快出现嗜睡、昏迷等表现。老年人本身脑功能有一定退化,对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代偿能力下降,所以精神神经症状出现更早且更严重,如可能更快陷入昏迷状态。

    四、循环系统表现

    早期表现:急性呼吸衰竭可引起心血管系统的反应,早期可出现心动过速,外周血管扩张,表现为皮肤红润、温暖、多汗等。这是因为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刺激交感神经,使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

    严重时表现:严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可导致心肌损害,引起心律失常,甚至发生心力衰竭。对于有基础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如冠心病患者,急性呼吸衰竭时更容易诱发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加重心血管系统的不良事件。老年人本身心血管功能有所减退,急性呼吸衰竭时循环系统的代偿能力下降,更容易出现心力衰竭等严重循环系统并发症。

    五、消化系统表现

    表现:急性呼吸衰竭可影响消化系统功能,出现消化道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等病变,导致上消化道出血。此外,还可出现肝功能损害,表现为转氨酶升高等。

    特殊人群:儿童急性呼吸衰竭时消化系统症状相对不典型,但也可能出现食欲减退、呕吐等表现。老年人消化系统本身功能有所减退,急性呼吸衰竭时更易出现消化道出血等严重消化系统并发症,且恢复相对较慢。

    六、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紊乱

    表现:急性呼吸衰竭常伴有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最常见的是呼吸性酸中毒,由于肺泡通气不足,二氧化碳潴留,导致pH降低,PaCO升高。同时可伴有代谢性酸中毒等其他酸碱失衡情况,以及电解质紊乱,如低钠、低钾、低氯等。

    年龄与疾病史影响:儿童肾脏的酸碱调节功能相对不完善,急性呼吸衰竭时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紊乱的表现可能更为复杂。有慢性肾脏疾病等基础病史的患者,急性呼吸衰竭时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紊乱的处理更为困难,因为其自身的酸碱和电解质调节机制已存在问题,急性呼吸衰竭会进一步加重这种紊乱。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