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呼吸道阻塞的通气方法

呼吸道阻塞的通气方法

2025年10月20日 16:46:37
病情描述:

呼吸道阻塞的通气方法

医生回答(1)
  • 刘杰
    刘杰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向他提问

    海姆立克法(成人及大于1岁儿童、1岁以下婴儿不同操作)、卧位腹部冲击法(意识不清成人患者操作)、通气辅助工具(AED与通气配合、简易呼吸器使用)及特殊人群(儿童、孕妇、肥胖患者)呼吸道阻塞通气的注意事项。

    一、海姆立克法(Heimlichmaneuver)

    (一)成人及大于1岁儿童

    1.站位:施救者站在患者身后,双脚前后分开,前脚距离患者双脚约一脚宽,后脚脚跟踮起,膝盖微弯。

    2.手部位置:双臂环绕患者腰部,一手握拳,拇指侧顶住患者腹部正中线肚脐上方两横指处、剑突下方,另一手抓住握拳手。

    3.操作动作:急速用力向内、向上冲击患者上腹部,约每秒1次,直到异物排出或患者恢复呼吸。若患者情况无改善,可重复操作。

    (二)1岁以下婴儿

    1.体位:将婴儿面朝下,放在施救者前臂上,支撑婴儿头部及颈部,用另一手的掌根在婴儿背部两肩胛骨之间拍击5次。

    2.翻转体位:若异物未排出,将婴儿翻转成面朝上,躺在施救者大腿上,用两手指按压婴儿两乳头连线中点下方的胸部5次,交替进行拍背和胸部按压,直到异物排出或患者恢复呼吸。

    二、卧位腹部冲击法

    (一)意识不清的成人患者

    1.放置体位:让患者仰卧于平地或硬板上。

    2.胸部按压:施救者跪在患者大腿外侧,一只手的掌根放在患者胸部中央,两乳头连线中点处,另一手重叠在其上,借助身体重量,有节奏地向下按压胸部,使胸骨下陷至少5厘米,然后放松,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钟,直到急救人员到来或患者恢复自主呼吸。

    三、通气辅助工具的使用

    (一)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与通气的配合

    当使用AED进行电击除颤后,应立即继续进行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人工呼吸可采用口对口呼吸或使用简易呼吸器进行辅助通气,每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二)简易呼吸器

    1.连接准备:将简易呼吸器与氧气源连接,调节氧流量至8-10升/分钟,使储气袋充盈。

    2.佩戴面罩:将面罩紧扣患者面部,保证密封。

    3.挤压呼吸囊:规律地挤压呼吸囊,每次挤压使气体进入患者肺部,挤压时间约1秒,放松时间约1.5-2秒,频率为10-12次/分钟(成人),儿童12-20次/分钟,婴儿12-40次/分钟,通过观察患者胸廓起伏判断通气是否有效。

    四、特殊人群呼吸道阻塞通气的注意事项

    (一)儿童

    1.进行海姆立克法时,力量要适中,避免用力过猛造成腹部或胸部损伤。对于婴儿,拍背和胸部按压的力度需精准控制,因为婴儿身体各部位较为脆弱。

    2.在使用简易呼吸器时,要选择合适尺寸的面罩,儿童面罩大小要恰当,保证密封良好又不会过度压迫面部。

    (二)孕妇

    1.由于孕妇腹部膨隆,进行海姆立克法时,冲击的部位应放在胸骨中下1/3处,而不是常规的肚脐上方,避免压迫腹部子宫。

    2.使用简易呼吸器通气时,要注意保持孕妇呼吸道的正常解剖位置,可适当垫高肩部使头部后仰程度适中,既保证通气效果又避免对孕妇造成额外伤害。

    (三)肥胖患者

    1.进行海姆立克法时,定位患者腹部冲击点可能不太容易,需要更准确地触摸确定肚脐上方两横指处的位置。

    2.用胸外按压进行通气辅助时,按压的幅度要足够,因为肥胖患者胸部脂肪厚,需要更大的力量使胸骨下陷达到至少5厘米,但要注意避免按压位置错误导致肋骨骨折等情况。使用简易呼吸器时,可能需要更大的力量来挤压呼吸囊使气体进入肺部,同时要确保面罩与肥胖患者面部的密封,可多个人协助固定面罩以保证通气效果。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