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鼻炎与慢性鼻炎的区别问
急性鼻炎与慢性鼻炎的区别
-
鼻炎分为急性鼻炎和慢性鼻炎,病因不同,急性鼻炎多由病毒感染等引起,慢性鼻炎可由急性鼻炎迁延等所致;症状上急性鼻炎病程短有相应初期及全身症状,慢性鼻炎病程长有不同类型表现;体征有区别;治疗上急性鼻炎以支持对症等为主,慢性鼻炎单纯性用鼻用激素等,肥厚性先药物后手术;预后急性鼻炎多数可愈但可致并发症,慢性鼻炎易复发难根治。
一、病因方面
急性鼻炎: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如鼻病毒、冠状病毒等,寒冷、过度疲劳等因素可降低机体抵抗力,从而诱发急性鼻炎。各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生活中密切接触病毒携带者等情况易发病,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等人群患病风险相对较高。
慢性鼻炎:可由急性鼻炎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所致,另外,鼻腔局部解剖结构异常(如鼻中隔偏曲)、鼻腔用药不当(长期滥用鼻减充血剂)、职业及环境因素(长期吸入粉尘、化学物质等)、全身慢性疾病(如贫血、糖尿病等)等也可引发慢性鼻炎。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长期处于污染环境的人群、有鼻腔结构异常或全身慢性疾病的人群患病风险较高。
二、症状方面
急性鼻炎:病程较短,初期表现为鼻内干燥、灼热感、痒感、酸痛不适和喷嚏,继而出现鼻塞、水样鼻涕、嗅觉减退和闭塞性鼻音,继发细菌感染后,鼻涕变为黏液性、黏脓性或脓性。全身症状因个体而异,多数人有全身不适、倦怠、头痛和发热等,小儿全身症状较成人重,可出现高热、惊厥,还可伴有消化道症状,如呕吐、腹泻等。
慢性鼻炎:病程较长,症状相对较稳定。慢性单纯性鼻炎表现为间歇性、交替性鼻塞,鼻涕一般为黏液性,继发感染时可有脓性鼻涕,可有嗅觉减退、头痛、头昏等症状;慢性肥厚性鼻炎表现为持续性鼻塞,鼻涕不多,呈黏液性或黏脓性,不易擤出,可伴有嗅觉减退、耳鸣、听力减退、咽干、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三、体征方面
急性鼻炎:初期鼻黏膜充血、干燥,继而黏膜肿胀,总鼻道或鼻底有较多分泌物,初期为清水样,后期可为脓性。
慢性鼻炎:慢性单纯性鼻炎可见鼻黏膜肿胀,下鼻甲表面光滑、柔软、富有弹性,探针轻压可现凹陷,移开探针后凹陷很快复原,对血管收缩剂敏感;慢性肥厚性鼻炎可见鼻黏膜肥厚,下鼻甲黏膜增生、肥厚,鼻甲骨肥大,下鼻甲表面不平,呈结节状或桑椹样,探针轻压无凹陷或有凹陷但不易复原,对血管收缩剂不敏感。
四、治疗方面
急性鼻炎:以支持治疗和对症治疗为主,同时注意预防并发症。可应用减充血剂滴鼻缓解鼻塞症状,但使用时间一般不超过3天;抗病毒药物可用于早期治疗;若合并细菌感染,可适当选用抗生素。小儿患者需特别注意症状观察,避免病情加重引发其他问题,由于小儿肝肾功能发育尚未完全,用药需谨慎,优先采取非药物干预缓解不适,如保证充足休息、多饮水等。
慢性鼻炎:慢性单纯性鼻炎可采用鼻用糖皮质激素、鼻腔冲洗等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一般先采用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考虑手术治疗,如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等。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需积极治疗原发病。
五、预后方面
急性鼻炎:多数患者经适当治疗后可在7-10天内痊愈,预后较好。但若患者抵抗力低下或治疗不及时,可导致病情迁延不愈转为慢性鼻炎,或引起中耳炎、鼻窦炎、咽炎等并发症。小儿患者若病情控制不佳,可能影响呼吸及睡眠,进而影响生长发育等。
慢性鼻炎: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治疗相对困难,若能积极去除病因,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可改善症状,但较难完全根治,需长期关注鼻腔情况,注意避免诱发因素。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