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怎么办问
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怎么办
-
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处理包括急救制动、行X线检查明确情况,根据情况选择手法复位外固定或手术治疗,之后进行康复治疗,儿童和成人患者有不同特殊考虑,需分别关注固定、康复及自身状况等以促进恢复。
一、急救处理
制动:如果怀疑有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首先要对患肢进行制动,避免骨折端进一步移位加重损伤。可以使用木板、纸板等简单的固定材料将患肢固定,固定范围应包括肘关节和肩关节,固定要松紧适度。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皮肤娇嫩,固定材料与皮肤接触部位要加衬垫,防止皮肤损伤。
二、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尽快进行X线检查以明确骨折的具体情况,包括骨折的移位方向、骨折端的粉碎程度等。通过X线片可以清晰看到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典型的近折端向前下移位,远折端向上移位的表现。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观察骨骺的情况,避免将骨骺损伤误判为骨折。
三、治疗方式选择
手法复位外固定
适用情况:对于骨折移位不是很严重,没有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患儿,可尝试手法复位。复位时要在适当的麻醉下进行,如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等。成人患者如果骨折移位不严重也可先尝试手法复位。
操作要点:医生会根据骨折的影像学表现,采用合适的手法进行复位,恢复骨折端的对位对线。复位后需要用石膏或支具进行外固定,固定时间一般为3-4周。儿童患者在固定期间要密切观察患肢的血运和感觉情况,因为儿童的血管神经相对较脆弱,固定过紧可能导致缺血,固定过松则起不到固定作用。
手术治疗
适用情况:当骨折移位明显,手法复位失败,或者伴有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时,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例如骨折端有明显的重叠、成角畸形难以通过手法复位纠正,或者在复位过程中出现血管神经受压表现时,应及时手术。
手术方式:常用的手术方式是切开复位内固定,可采用克氏针等进行内固定。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骨骼还在生长发育,克氏针固定相对较安全,一般在骨折愈合后可以取出克氏针。手术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减少感染的风险。
四、康复治疗
早期康复:在骨折固定后,就要开始进行患肢的早期康复训练。对于儿童患者,可指导其进行握拳、屈伸手指等动作,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成人患者也可进行类似的手指活动,同时逐渐进行肩关节的钟摆运动等,活动范围要逐渐增加,但要避免影响骨折固定部位。
后期康复:一般在骨折固定3-4周后,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去除外固定,然后进行肘关节的屈伸功能锻炼。可以通过主动和被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康复训练,主动训练包括患者自己用力屈伸肘关节,被动训练可以由家属帮助进行,但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暴力导致再损伤。康复训练要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训练的强度和范围,儿童患者的康复训练要在家长和医生的密切监督下进行,确保训练安全有效。
五、不同人群的特殊考虑
儿童患者:儿童的骨骼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但同时其生长发育特点也需要特别关注。在治疗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固定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避免固定材料对儿童皮肤和骨骼生长的影响。康复训练时要考虑到儿童的配合程度,采用更加有趣的方式引导儿童进行康复训练,同时要定期复查,观察骨折愈合和骨骼生长情况。
成人患者:成人患者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要注意自身的身体状况,如是否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等。在手术和康复训练过程中要积极配合医生,遵循康复计划进行训练,以尽快恢复患肢功能。同时,成人患者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保证营养摄入有利于骨折愈合,避免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影响骨折恢复。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